又是一年粽飄香
閱讀次數(shù):7341
新聞作者:
淡淡煙雨淡淡愁,淡淡明月上西樓,淡淡魚兒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繡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給朋友,端午節(jié)快樂!在同事的祝福短信中,庚寅年的端午節(jié)隨著歲月的腳步輕輕走來。每到這個日子,心中總是憑空增添許多沉默、敬畏、思念、感悟。
端午節(jié),從兩千多年前楚懷王時代屈大夫那“帝高陽之苗兮,朕皇考曰伯庸”的《離騷》開始,經(jīng)歷了多少個日月穿梭的千變?nèi)f化,引出了“駕祥云離卻峨嵋仙山”的白娘子端陽雄黃酒變,又經(jīng)過歲月的滄桑洗禮,演繹到了相貌奇異、詩文字字珠璣,才華橫溢、滿腹經(jīng)綸的“賜福鎮(zhèn)宅圣君”鐘馗;濃郁的歷史氣息,凄美的民間傳說,講述著屈原的愛國精神和不諧于俗的獨立人格,同時也向世人講述著伍子胥這位忠貞愛國卻無路請纓的烈士,亦向你我講述著曹娥救父的孝女悲壯和古越民族的圖騰。
多少年來,我總認為在端午這一天,就如清明、七夕一定要下雨,而且要下那種如癡如醉的雨,一聲聲,一滴滴像說不盡的優(yōu)傷。伴著細雨的一定是初夏微涼的風(fēng),好似只有那樣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到當(dāng)年楚宮的孤獨和屈子的綿綿愁思。歲月流年,一天天在匆忙中漸漸平淡,一些往事也隨時光漸行漸遠,這一刻,為懷古,也為把家人思念。
從2008年開始,端午節(jié)被正式列為國家的法定假日,過節(jié)的氣氛較以前更濃郁,人們在緊張工作之余,更愿意找尋一種親情的釋放,而這個夜晚,我的心里卻感覺有些空落落的,既不能在父母跟前承歡膝下,又不能陪15個月的小女兒度過她來到人世后的第一個端午,更不能與愛人相依相偎……
歲月的云煙,綰結(jié)起端午的情思,讀著蘇軾“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睛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的詩句,兒時端午節(jié)的情形恍若眼前。
童年的記憶里,每年端午節(jié)的頭天晚上,母親都會將糯米和粽葉分別泡在盆里。端午節(jié)的凌晨,在我們熟睡之中,母親便將粽子包好煮熟,并將我們的手腕、腳腕拴上五彩絲線。小孩子四腕都要拴的,有時候在脖子上也拴上一道。傳說拴五彩線可以避免小孩子苦夏,避邪,避五毒。而五彩線又不能拴得太久,否則會生病,老人們都這樣告誡我們。端午之后的第一場雨,五彩線便得被剪下,而且要放進水坑,據(jù)說那樣就可以變成蚯蚓了。
接下來,趁著天朦朦亮,氤氳的霧氣還未散盡,母親和父親便會到田間地頭割一大捆艾蒿背回家,抽取其中枝條最長、葉子最茂盛的兩枝插在大門兩旁,據(jù)說可以避邪,剩下的便整齊地堆放在墻角,讓它自然風(fēng)干。我們把艾蒿泡在溫水里,用它在手上、臉上搓著,一股股淡淡的清香沁入心脾。
轉(zhuǎn)眼間,我長大成人,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工作的繁忙讓我無暇顧及家人,顧及年邁的雙親。而端午節(jié)的粽香卻一直飄著,悠悠的,從未間斷過。畢業(yè)至今,工作已五年有余,每年的端午節(jié)那天,不論我是否回家,父母都會在家里包很多很多粽子,在端午節(jié)的早上,托人捎來或送來他們親手包的粽子,那時心里不免有幾分心酸。其實父母也知道的,生活在城市里買什么都方便,可仍舊樂此不疲。不過,說實話,其間我自己也在街頭巷尾,超市買一點粽子來吃,卻沒有哪一種粽子比母親包的好吃。
今年的端午節(jié)公司沒有放假,父母也漸漸地變老了,沒有那么多精力坐長途車將包好的粽子送到我的單位。端午后的一周,一次偶爾的機會回呼市出差,父母聞訊匆匆趕來,席間,母親將自己親手包的、從老家?guī)淼聂兆又笫欤说斤堊郎希粗液屠瞎罂诘某灾兆樱赣H和母親默默地坐在旁邊,那一刻我心里是甜的,眼中卻到處都是糯米的晶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