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使命: 傳遞光明 溫暖生活 形象標識:打開通往世界的大門 迎接新希望 溫暖千萬家 “打開的門”既表達京能集團作為首都能源的保障之門、守護之門;也象征我們通往世界,實施“走出去”和“引進來”戰略的開放之門、合作之門。 星光代表希望,通過融合改革創新,京能集團必定會成為全球能源服務的新星。 六邊形具有穩定性,蜂巢形狀展現聚合力,讓動與靜、方與圓渾然一體;橙、藍色系凸顯沖擊力,讓陽光溫暖、海納百川完美融合。
小時候,《唱支山歌給黨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旋律常常在懵懵懂懂的我的耳邊縈繞。上學后,課本里,《誰是最可愛的人》中志愿軍的英勇和《鞠躬盡瘁》中黨的好干部焦裕祿的無私奉獻精神深深打動著我。工作后,我目睹了抗洪搶險、抗擊非典和新冠疫情的危急時刻,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共產黨員沖鋒在前的壯舉。我想,正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我們偉大的祖國才能有今天的強盛。
都說第一份工作會奠定一個人職業生涯的底色,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名臨床護士。多年之后回首,不禁心生感念,這份工作培養了我的嚴謹、縝密,讓我懂得了生命的寶貴,也促使我向黨組織靠攏,在護理崗位上實現人生價值。
1994年,參加工作一年后,我進入到醫院一個重要而特殊的科室——手術室。那天值夜班,凌晨一點,手術室的電話驟然響起,號碼顯示是急診室,“患者男性、38歲、左前胸外傷、血壓80/30mmhg、心率46……”,電話中急診室的同事語氣急促,簡潔、快速報告著患者的情況。很快患者被通過綠色通道直接送到了手術室。接過患者的瞬間,我和麻醉師同時發現,已陷入昏迷狀態的患者,竟是我院的一名外科醫生,是我們朝夕相處的同事。跟著一起進入手術室的是外科院長、外科主任和兩名值班醫生,氣管插管、加壓輸氧、輸液、除顫……。“XX,堅持住!”平時堅毅、果敢的外科院長流露出難掩的焦急。整個搶救團隊傾盡了全力,但患者的血壓、血氧飽和度在快速下降,監護器上紅燈閃爍,儀器一直在嘀嘀的報警,直至最后心電圖拉成了一條直線。那么蓬勃的生命,昨天還在一起說笑,轉瞬間陰陽兩隔。
那一刻,我明白,我所學的醫學知識,并沒有給我直面生死的能力。生命是如此的寶貴,但又是如此的脆弱。同事逝去的一段時間內,他的音容笑貌不時在我面前浮現。1·28重大交通事故搶救傷員時,他曾連續工作26小時,一晚參與四臺手術;他帶領團隊完成醫院的首例腹腔鏡下腫瘤摘除術;他平時對待患者,細致耐心,探討手術方案,條理清晰;他篤信好學,信仰堅定,他是我身邊最敬佩的人,他是一名共產黨員。
也是從那一刻起,我開始更加認真的思考生命的意義,我的生命應該怎樣走過?在這個過程中,我要追尋什么?逝去同事的敬業、奉獻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感染著我。但是這個世界是很無奈的,有一些事情,它需要一個契機、一次點醒。2003年非典肆虐時,醫護人員紛紛請戰、堅守崗位。我院醫術精湛的ICU主任,也是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積極組織危重癥患者的搶救,四十多天奮戰在一線。用他的話說,自古文死于諫,武死于戰,醫死于疫,這都是本分,關鍵時刻展現出醫者的擔當和共產黨員的無畏。從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奮斗和信念的力量!在他們的影響和推薦下,我認真閱讀了《鐵流二萬五千里—長征》《苦難輝煌》《從望志路到南湖》等書籍,對黨史了解得越多、越深入,越為中國共產黨不屈不撓、砥礪奮進的精神所折服。風云激蕩的歷史大潮中,總有一種光芒,如燈塔般照亮前方;總有一種力量,穿云破霧,浩蕩前行!
正是在醫院工作期間對人生意義的思考,身邊優秀共產黨員的引領和影響,對黨史的學習,讓我對共產黨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經過黨組織的考驗,2012年4月,我終于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0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奮力前行,創造了令世人贊嘆的偉大奇跡。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員,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黨和人民至上”持之為明鏡,把“遵循規律辦事”內化為自覺,把“爭創一流業績”升華為信念,把握新時代、聚焦新目標、開啟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