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京能熱電傳來喜訊。歷時六個月,全國首例溴化鋰吸收式熱泵在大型抽凝機組上應用——京能熱電循環水余熱利用項目工程于3月13日早晨7:00正式投入運行。目前,設備系統運行穩定。經測試熱泵COP值 1.85遠遠高于1.68設計值,單臺熱泵回收余熱量約8.64MW/h,高于設計值8.3MW/h,工程實際節能效果遠優于設計值。
京能熱電循環水余熱利用項目工程,是國內溴化鋰吸收式熱泵技術在大型抽凝機組的首次成功運用,每年將為公司節約標煤3.4萬噸,減排CO2排放量8.8萬噸/年,減排SO2排放量285.6噸/年,減排NO2排放量248.6噸/暖,減排灰渣量8227噸/年。該項目是北京市科委2010年重大科技項目。作為示范項目,該項目的成功為全國熱電廠全面實施實現“十二五”目標奠定良好的基礎。
循環水余熱利用項目于2010年10月1日緊急開工,作為全國首例溴化鋰吸收式熱泵技術在大型抽凝機組上應用,在設計和施工均沒有先例的情況下,項目組成員和設計單位邊施工、邊設計、邊修改,完成了施工任務。結合現場實際和各類施工情況,僅圖紙就進行了70%的修改。今年冬天的極端氣溫要比往年低,而余熱利用項目施工工作正處于關鍵階段,項目組成員克服了外界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圓滿完成了八臺熱泵的安裝工作。
在調試工作中沒有任何可借鑒的資料,稍有疏忽就會影響四臺機組的正常運行,進而影響向北京市西部的供熱。但是為了余熱利用項目的圓滿完成,公司總經理楊松強調:循環水余熱利用項目的試運工作決不能甩項。在楊松總經理、李染生副總經理、王斌總工程師的現場指導下,余熱利用項目的試運工作順利進行。為了確保調試工作盡量減少對四臺機組運行的影響,副總工程師王力彪及項目組會同電科院調試人員、熱泵廠家設計人員,反復商討修改控制邏輯及整套系統的啟動方案、事故預案,保證了試運工作的順利進行。試運中,針對循環水質長期不合格無法回收,項目組會同電科院專家共同商討,通過加強熱泵單臺沖洗,加密濾網清理次數、化學專業對爐水、給水的參數的調整,改變熱泵凝結水的化驗方法等多種手段,最終保證了水質合格,確保爐水品質,為調試工作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基礎。
循環水余熱利用項目是全國首例決定了其特殊性,也決定了項目組要比別人多付出更多的心血。項目組總指揮、公司副總工程師王力彪和項目組組長于樹立、率領項目組成員在調試期間,連續十幾天盯在現場不回家,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的覺,他們24小時在現場,春節長假13天多數人只歇了3天。正是他們的努力為余熱利用項目工程贏得了時間,為余熱利用項目的順利完成增添了一塊重要的砝碼。
京能熱電的循環水余熱利用項目是溴化鋰熱泵在大型抽凝機組上的首次應用,是京能熱電貫徹節能減排、建設循環經濟,為社會帶來環保效益的又一重大舉措,這在全國及同行業有著巨大的示范作用,影響深遠。
上一條 :新能源:賽汗風電場順利完成#1#SVG功率模塊故障檢修
下一條 :京隆發電公司進行2013年春季安全大檢查安規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