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一中美AV一中文字慕,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國家發改委12條款治理節能減排

2017-09-06 閱讀次數:5440 新聞作者:京能集團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2013年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的通知》(簡稱《通知》)要求,2013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7%以上,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下降2%、2%、2.5%、3%,促進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加快生態文明建設。 

  目前經濟形式利于實現目標 

  當前節能減排的形勢嚴峻,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艱巨。 
  “一是節能減排目標完成進度滯后,要實現“十二五”目標任務,后三年年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需降低3.84%,比前兩年平均降幅高1.03個百分點,氮氧化物平均降幅需達到4%以上。二是今年以來,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增長加快,能耗強度下降速度放緩,污染物排放增量壓力加大。”國家發改委方面表示,另外隨著節能減排工作深入,政策機制不完善、基礎工作薄弱等問題日益凸顯。 

  “能不能完成2013年GDP能耗下降3.7%以上的任務比較難說,但現在經濟發展速度趨緩,有利于節能減排總量目標的實現。”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黨委副書記、博導劉建國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 

  為了確保完成2013年節能減排工作任務目標,《通知》提出了12條“軍規”,包括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實施重點工程、推動重點領域節能、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節能減排技術和產品開發推廣、完善節能減排的經濟政策、推行節能減排市場化機制、強化節能減排管理監督、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等。本報記者注意到,上述舉措已經分別明確到各個部委和相關部門分工負責。 

  在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方面,有詳細數量化的任務。例如《通知》明確,做好保護生態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開工建設水電2000萬千瓦以上,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開工建設核電335萬千瓦,風電、太陽能電站裝機規模分別達到8000萬千瓦、1600萬千瓦。積極發展生物質能、地熱能,大力推進天然氣、頁巖氣、煤層氣等勘探開發利用。支持工商企業、工業園區和大型公共建筑發展光伏發電系統,推進光伏發電示范區建設;開展以智能電網、物聯網和儲能技術為支撐的微電網示范工程。 

  以節能減排倒逼產業轉型 

  在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方面,《通知》明確由工信部、國家能源局、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環境保護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外,還要求,結合做好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工作,以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為重點,盡快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企業并公告企業名單,加強監督檢查,列入公告的落后設備(生產線)力爭2013年9月底前全部關停,12月底前徹底拆除,不得轉移。全年淘汰落后產能火電200萬千瓦以上、煉鐵263萬噸、煉鋼781萬噸、水泥7345萬噸、電解鋁27.3萬噸、煤炭4500萬噸、焦炭1405萬噸。 

  “地方企業都面臨壓力了,層層下指標。”寶鋼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中國環境保護產協會水污染治理委員會專家、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高級會員金亞飚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長期投資經營節能環保,寶鋼的節能環保壓力還小些。但其它的中小企業就難說了,原先地方庇護,現在不太敢了。 

  “如果是真的下達節能減排任務,個人認為無法完成,但是如果是以停產或減產的方式,可以完成。” 金亞飚說,“鑒于現在能力過剩的產業經濟效益不佳,處于虧損狀態,地方政府讓企業這么干,企業會同意。” 

  而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黨委副書記、博導劉建國則認為,今年的形勢下政府要求企業停產或限產的可能性不大,很多耗能排污大戶存在開工不足的問題。 

  “現在政府希望通過節能減排倒逼產業和企業轉型,但企業缺乏資金、技術、人才。關鍵還不知道如何轉型,向哪方面轉型。”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發展循環經濟需要配套政策 

  《通知》要求繼續開展循環經濟“十百千”示范行動,2013年啟動20個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縣)、10個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17個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城市試點和28個再制造試點,以及20個園區循環化改造。深入推進清潔生產,編制國家清潔生產推行規劃,發布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加快重大清潔生產技術應用,建設一批清潔生產技術服務中心。深入推進資源綜合利用百個示范基地和百家骨干企業建設,新增粉煤灰等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能力1.6億噸。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當然是好事,只要穩妥一些推進,選準可行的先進技術,政府扶持和激勵政策到位,監管跟上,對區域或城市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當然有幫助,也會帶動產業升級和轉型。” 劉建國對本報記者表示,但有時候在實施過程中操之過急,條件不成熟,反而把好事辦成了壞事。 

  “循環經濟建設能否順利推進一靠先進技術,二靠扶持政策,三靠商業模式,四靠環境監管,需要齊頭并進,缺一不可。” 劉建國說,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的很多技術有相應適用范圍和條件,有成熟的有不成熟的,有管用的有不管用的,有真的有假的,技術應用也需要配套政策及運行模式,方能可持續地推進。 

上一條 :電監會摸底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發電并網 下一條 :能源局出臺政策 力促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