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一中美AV一中文字慕,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煤從天上走”讓內蒙古東部加速融入東北經濟區

2017-04-19 閱讀次數:5501 新聞作者:京能集團
  新華網沈陽4月17日電 “我們從過去看重‘黑色能源’增長,到現在加強坑口電廠和高壓電網建設。每年數千萬噸煤炭能源通過電網輸往東北、華北,已形成一條高效、綠色的能源通道。”內蒙古通遼市地處蒙東腹地,市委書記那順孟和興奮地告訴記者。 

  16日在沈陽舉行的首次東北四省區合作行政首長聯席會議上,從內蒙古東部向東北三省輸煤、輸電、輸氣的多條能源大通道項目,成為四省區黨政領導商討的重點。內蒙古東部借能源優勢與黑、吉、遼三省全方位合作,加速了融入東北經濟區的步伐。 

  內蒙古東部是振興東北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07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中,正式將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赤峰市、通遼市、呼倫貝爾市、興安盟和錫林郭勒盟納入東北振興范疇。五個盟市總面積66.49萬平方公里,人口1240萬人,分別占內蒙古自治區總量的56.2%和52.9%。 

  一方面,東北三省作為新中國最早建起的能源與原材料基地,經歷長時期的資源開發與老工業基地建設,煤炭、石油、天然氣、木材等資源日益減少,有的已近枯竭。而五盟市煤炭遠景儲量達2217.5億噸,可以為東北發展提供充足能源。 

  另一方面,內蒙古東部地區正處于工業發展的推進時期,急需資金、技術和產業轉移,而具有一定工業和經濟基礎的東北三省,正是其承接項目轉移和產業合作的重要來源地。 

  在那順孟和看來,這種因互補關系而內生出的產業對接已經顯現。去年10月,沈陽遠大集團斥資逾10億元,在通遼開工建設年產500臺1.5兆瓦的風機制造項目。遠大集團總經濟師賀先文告訴記者,通遼地區風能十分豐富,風電產業發展迅速,這一項目靠近市場,可實現產品就地使用。 

  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主任梁鐵城介紹,近年來國家將內蒙古東部納入東北振興統一規劃,基于能源開發和利用的合作項目如同“雨后春筍”。遼寧省已近枯竭的阜新礦業集團,將其技術裝備、工程技術人員投入到錫林郭勒盟的白音華礦區,建設的露天煤礦即將投產。國家利用內蒙古東部煤炭資源,規劃分別在內蒙古興安盟、通遼市和遼寧阜新市,各建一個年產量40億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氣項目。今年4月初,由大唐國際集團投資257億元的阜新煤制氣項目已開工建設。 

  與這些能源項目相配套,建設一批運輸通道也進入東北四省區合作的視野。在16日舉行的東北四省區合作行政首長聯席會議上,包括內蒙古東部煤炭外運,呼倫貝爾、白音華、烏蘭浩特通往遼寧、吉林的多條高壓電網,以及呼倫貝爾至黑龍江、烏蘭浩特至長春、通遼至沈陽的多條煤制天然氣輸送管道等項目,均成規劃和推進的重點。遼寧省區域經濟研究會會長馮貴盛說,這些通道就像一根根毛細血管,將蒙東與東北三省連為一體。 

  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巴特爾介紹,自內蒙古東部五盟市進入振興東北規劃以來,該地區累計為東北三省輸送電力665億千瓦時,輸送煤炭1.7億噸,配置煤炭資源17億噸。3年來,五盟市與東北三省累計實施合作項目1300多項,引進資金近600億元。 

  2009年,內蒙古東部五盟市的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經濟指標增幅,均超過全區平均水平,正在向成為“自治區新的重要增長極”的目標邁進。
上一條 :2016煤炭產量目標36.5億噸左右 下一條 :煤電機組升級改造駛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