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一中美AV一中文字慕,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務快訊

一庫凈水潤京畿國企擔當暖“堰”城

2019-12-06 閱讀次數:10591 新聞作者:陳紅如

▲十堰市丹江口水庫千島生態畫廊

      5年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首都人民終于喝上了南來之水,超過1200萬市民直接受益。
      5年后,京能集團飲水思源,歷時10余載,投資建廠惠民利民,保護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生態環境,回報十堰人民為南水北調工程作出的巨大貢獻。


▲京能十堰熱電全景航拍圖
      今天,供熱蒸汽從京能十堰熱電出發,搭乘全市供熱“一張網”專車,溫暖抵達全市441家熱用戶,湖北十堰迎來了供熱高峰。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首都國企回饋南水北調水源地的生動實踐。

      十堰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城市雖小,但擴張速度極快,作為典型的工業城市,供熱供汽需求量極大,僅僅兩個小型熱電廠,可謂杯水車薪,而陳舊機組造成的環境污染,對于十堰市肩負的“一江清水永續北送”的使命來說,無異于背道而馳。

      為保護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生態環境,回報十堰人民為南水北調工程作出的巨大貢獻,京能集團心懷感恩之心,以水為媒,遠赴十堰投資建廠,規劃建設4臺350MW熱電聯產機組,替代十堰市原有的兩個熱電廠和87臺小鍋爐。

▲2017年,建設中的京能十堰熱電

      自項目籌建以來,京能十堰熱電始終把服務“南水北調”作為崇高的歷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責任,以建成理念新、指標優、景觀美的生態型電廠為目標,不辭辛苦,風餐露宿,開山拓土建設電廠,全力打好水源區藍天、碧水、民生保衛戰。

▲機組168小時試運完成
      項目被列入了國家“南水北調”配套項目、北京市與十堰市政府對口協作項目和十堰市重大民生項目。當前機組正以超低排放標準,有效保護城市空氣質量,每年消納中水1200萬噸,保護水源區水質,確保一庫清水永續北送。 

      今年4月,十堰市原有兩個熱電廠提前關停,全市“一張網”供熱也被十堰市政府提前列入日程。作為全市唯一一個熱源點,對于剛剛投產的京能十堰熱電而言,面對繁重的生產經營壓力和錯綜復雜的熱網情況,在短時間內完成“一張網”的建設困難重重。

      十堰市原有三張熱網建于不同時期,合計長度231公里,分布點多面廣,地形復雜多樣,管網建設既缺乏統一規劃設計,建設質量又參差不齊,再加上管徑大小、熱網流向不同、排列無序等問題,使得“一張網”的建設難上加難。
三張熱網實施對接后,主要面臨兩大難題。一是仍有7家用戶因處于供熱遠端,無法達到供熱技術要求,存在蒸汽輸送管線的瓶頸問題。二是因超遠距離供熱,加之十堰市熱網老化、跑冒滴漏等情況嚴重,致使供熱效率下降,供熱網損由原來低于20%陡然增加到了58%左右,遠遠超出正常范圍。

      如果不到泥濘難行的建設工地上走一走,如果不去午夜時分的施工現場看一看,你很難想象出京能十堰熱電熱網工程是怎樣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從高處俯瞰,熱網管道高低錯落,曲折向前,總長度50km的熱網管道中有20.2km靜靜地躺在地下6米多深的綜合管廊中。

     

      在施工高峰期,工地達到了500多人,建設者們翻山越嶺,過河穿橋,扎進管廊,他們開啟“5+2”、“白+黑”的工作模式,頂住酷暑寒冬,放棄節假日,一心一意只為盡快完成熱網建設,讓溫暖輸送到每一個用戶。遇到坡度達70多度的山坡施工,他們6人一組將200多公斤重的管道托架抬到現場,用手動滑輪倒鏈將3.3噸重的鋼管一點點拖拽上去。

      他們頂住層層壓力,無懼刺骨寒風,一雙雨鞋踏遍了山嶺、河道,走過了陰暗狹長的管廊,以鐵人精神和“閃電速度”連續作業,僅用了1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6.3公里的熱網建設,確保了1號機組投產后實現供暖。今年,他們繼續發揚能吃苦、能攻堅的實干精神,直面剩余熱網建設的眾多困難,加大人、財、物支持力度,最終4條熱網主管線建設在全面供暖前如期完工。

      

      今年國慶假期,設備檢修人員一直默默堅守在C修崗位,起早貪黑,辛勤勞作,用愛崗敬業守護初心,用艱苦樸素的行動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為今冬供熱打好前戰。在多次檢修消缺及隱患排查后,目前兩臺機組設備狀況良好,機組運行穩定。

▲9月23日至10月16日進行了1號機組首次C級檢修

      對于煤炭管理人員來說,陜西銅川、彬長、寶雞等地是他們另外一個“家”,煤炭生產狀況是他們心中的牽掛,一段時間不去看看,心里便不安。為全力保障今冬供暖機組的口糧,京能十堰熱電從8月份開始儲備煤炭,10月底開通了鐵路專用線。目前,煤炭總儲備量近20萬噸,能夠滿足整個采暖季的能源供應。

   

      為預防因機組突發故障或檢修停運帶來蒸汽停供,京能十堰熱電投資1850萬元,國慶期間已完成一臺應急燃氣鍋爐主體驗收,為確保采暖期熱網蒸汽供應的連續性提供了保障。

      經反復驗算和生產協調,制定了“5+2”供暖方案,通過采取技術優化方式保障距熱源達14公里的5個熱用戶供熱,通過投資2520萬元建設分布式能源天然氣鍋爐保障距熱源超15公里的2個熱用戶供熱。

      針對熱網隱患以及熱網對接瓶頸問題,確立了六個優化實施項目,對部分管線進行了擴容改造,保溫修復,對部分熱用戶熱負荷進行了重新分配。

▲十堰市領導視察小區燃氣鍋爐建設進度
      京能集團、京能電力平臺公司和十堰市政府高度重視十堰民生,重點關注供暖保障工作。集團領導多次專程來到十堰,與政府溝通協調,取得相關工作支持。

▲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討論供熱方案
      京能電力成立專門工作組入駐京能十堰熱電,吃住在現場,工作在一線,協調督導相關工作開展,多次就供熱工作與公司領導班子進行專題研究。
      此外,公司管網建設推進、應急燃氣鍋爐建設、管網對接、優化計算等多個推進和攻關小組共同發力,從人、財、物各方面全力支持全市“一張網”建設工作。
▲應急演練現場
      “匯報演習值長,14時00分,一號機組跳閘,潤滑油壓低,現在油箱油位快速下降……”隨著一條條供熱保證措施和應急預案的制定,京能十堰熱電開展了多次大練兵保供暖的應急演練,供熱保障領導小組也執行了24小時帶班制度,保供熱廠內設備和廠外熱網黨員搶修突擊隊隨時候命,全力確保“一張網”供暖的高度穩定性。
      在供暖準備工作協調會上,提前對熱用戶供暖前需要整改的工作進行協調;在供暖前的熱用戶走訪中,主動收集供熱意見,提供技術支持和暖心服務;在十堰市電視臺、十堰晚報、秦楚網和微信公眾號上,就供熱“一張網”建設過程中的辛勤付出,進行了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大篇幅的宣傳報道,有效引領輿論走向。

▲供暖前,積極走訪熱用戶,收集相關意見

▲公司相關負責人在“京堰政協共話南水北調水源保護和對口協作網絡連線活動”中介紹十堰熱電建設和供暖保障情況
      冬季供暖,是關系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在十堰市推進供熱“一張網”的建設路上,建于十堰、長于十堰的京能十堰熱電將始終秉持首都國企肩負的社會責任和擔當,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和真抓實干的行動,踐行“回饋十堰 保障民生”的初心和使命,全力保障市民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 上一條 :集團落實“雙百行動”“混改”工作取得新突破 京能燕開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揭牌儀式舉行 下一條 :上莊熱電開展年度職業危害項目現場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