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奧地利,市政編寫80頁厚的分類指南。
去年9月,英國《經濟學人》雜志連續第二年將全球最宜居城市頒給了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除了悠久的歷史文化、優美的城市景觀,綠色環保也是維也納引以為豪的名片。其中,精細的垃圾分類回收系統,是這座城市保持“常綠”的重要保證。
維也納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實行垃圾分類制度,最初只分為玻璃、紙張和塑料三大類。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維也納的垃圾分類管理系統不斷精細化,城市垃圾全部就地消化。維也納市政48局主要負責垃圾處理。為讓市民了解復雜的垃圾分類系統、正確丟棄垃圾,該局編寫了一本80頁指南,成為每一名維也納居民的生活必讀。這本指南的詳細程度超出人們的想象。
在維也納,垃圾桶分為6個顏色,紅色的丟棄廢紙,黃色的丟棄塑料和金屬垃圾,棕色的用來投放有機垃圾,白色的裝透明玻璃瓶,有色玻璃瓶扔到綠色垃圾桶中,其他垃圾則扔到橙色垃圾桶中。在不同顏色垃圾桶的條目下,指南對于可投入和不可投入物品詳細歸類,讓讀者一目了然。為讓市民更加清晰地了解各種垃圾的“歸宿”,指南列出了一個清單,收錄了超過420個詞條。以玻璃類垃圾為例,除可回收的玻璃瓶外,還有玻璃餐具、汽車玻璃、窗戶玻璃、彩繪玻璃、防火玻璃、中空玻璃等不可回收的玻璃垃圾,它們的“所屬”各有差別。關于玻璃垃圾為什么要分顏色、分類別丟棄回收,指南都有詳細的解釋。再以棕色的有機垃圾桶為例,指南規定,只有雜草灌木、直徑不超過8厘米的樹枝,未經調味烹煮的食物殘渣,咖啡渣和茶葉才允許投入。指南稱這是為了排除沒有回收價值的廚余垃圾,并通過生物技術將有價值的有機垃圾轉化為優質有機肥和營養土。這一說明對熱愛環保和園藝的維也納民眾來說,無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在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維也納市每年回收約2.5萬噸廢玻璃、1.5萬噸廢金屬、5500噸廢塑料、10萬噸有機垃圾等。利用回收的有機垃圾,維也納市可每年生產4萬—5萬噸A 級高質量有機肥,大都用于城市有機農業。維也納市政府也不斷對垃圾分類管理進行動態調整和優化。由于自動分揀技術的完善,塑料和金屬由機器就能完成分類。去年9月開始,原本用于回收金屬制品的藍色桶被逐步淘汰,與回收塑料的黃色桶合二為一。此舉既減輕了公眾的分類負擔,淘汰出來的垃圾桶也得以粉刷成別的顏色,增加其他種類垃圾桶的數量,進一步方便了居民。在推廣垃圾分類過程中,維也納市政府著重通過詳盡指南告知公眾如何分類處理垃圾,解釋分類原因,以及通過現有管理系統能取得怎樣的經濟效益和環境紅利。
上一條 :【綠色生活】其他國家都有什么垃圾分類妙招——德國 下一條 :【綠色生活】其他國家都有什么垃圾分類妙招——比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