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3月8日,為進一步做好北京冬殘奧會和全國兩會供熱服務保障,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姜帆,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闞興,副總經理隋曉峰一行到京能集團北京熱力調研指導工作。集團總部相關部室負責人陪同。
北京冬奧會舉辦期間,北京熱力制定了供熱服務保障總體工作方案、運行保障專項方案和相關應急預案,安排充足保障人員、車輛和裝備,開展涉奧保障和城市運行保障,96069供熱服務平臺安排充足力量受理用戶訴求,各供熱單位全力做好“接訴即辦”。
熱力保障指揮調度體系運行順暢高效,嚴格落實“三在”要求,總指揮部、分指揮部和各保障單位主要領導在位、專業人員在崗、保障團隊在點,共出動人員500余人,車輛80余輛,對所有保障點位及一公里周邊管線進行巡查,覆蓋管線800余條600余公里、熱力站400余座、小室5000余個,檢查熱力井萬余個。
在圓滿完成北京冬奧會供熱服務保障任務之后,北京熱力迅速轉場,投入到全國兩會、北京冬殘奧會保障工作中,按照既定的“1+1+16”指揮調度體系,保持通訊暢通和信息報送及時。
3月4日,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當天,北京熱力安排涉奧和城市運行保障人員3000余人,加強調節運行和服務值守,22支應急隊伍備勤在崗,隨時待命準備處理供熱應急情況,確保首都供熱服務運行平穩。
北京熱力承擔著全國兩會會場、駐地、印刷單位等重要用戶的安全穩定供熱保障任務,涉及保障點、熱力站、供熱管線、熱力小室等。“兩會”召開前,北京熱力主動與重要用戶對接走訪,了解用熱需求,明確保障范圍和任務,分工落實到位,責任落實到人,制定專項預案和應急預案并開展演練,進行隱患排查和風險評估,建立臺賬倒排工期及時整改。“兩會”召開期間,北京熱力嚴格落實24小時應急值守制度,加強市政熱網的精細調節和供熱設備設施巡檢,全面做好“接訴即辦”和應急管理準備,加強備勤值守,確保隊伍、車輛、設備到位,保證通訊暢通、迅速響應。
針對北京熱力未來重點工作,隋曉峰指出:
對重點基建工程,要統籌謀劃,務期必成,抓住電廠復建等契機,做好整體熱網和區域供熱資源、供熱能力梳理,制定整體方案,化解遺留問題,打造堅強熱網;要把各項發展任務落實落地,結合綜合能源發展大環境,對外做好企業合作,對內整合優勢資源,形成設計、建設等一體化核心競爭力;要做好三個協同,京內協同提升電廠送熱能力,京外協同算好產業精細賬,與外單位協同注重發掘地熱、新能源供熱方面的小專精企業,通過加強合作實現對傳統供熱業務的支撐和突破。
闞興指出,集團熱力板塊關系民生、關系市政基礎,受到市委市政府和集團高度重視。他強調:
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和認識水平,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提升首都能源保障能力和服務保障民生水平。
二是要聚焦兩個“百分之五十”,緊緊圍繞集團發展戰略,深耕北京,擴大津冀供熱市場,推動大同、烏蘭察布和具有熱電協同效應的大型項目實施。強化頂層設計,按照發展目標的不同性質和類型細化策略及清單。
三是要智慧供熱對提升首都能源保障能力和服務保障民生具有重要意義。要對前景好、成效好的智慧供熱項目給予足夠傾斜,促進管理和技術水平再上新臺階。
四是要全力完成好重點工程建設,精心謀劃,嚴格責任落實,逐項倒排工期,加強溝通協調,強化跟蹤考核。
五是要結合推行“五精”管理,創建“三基九力”團隊工作,加強人才隊伍專業化、規范化、職業化建設,打造一支年輕化、精力充沛,想干事、能干事的隊伍。
姜帆指出,經過近幾年發展,北京熱力發展方向更加明確、工作脈絡更加清晰,工作水平和成效實現了新提升。針對下一步重點工作,他強調:
一.抓好智慧熱力改造
智慧熱力改造是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技術水平、服務水平的重大契機。要做好頂層設計,結合供熱系統重構,集中力量組織內外部專家進行攻關,落地幾個具有引領示范效應,具有極高、前沿技術含量的頂尖項目,為后續在全市、全國范圍推廣打好基礎。
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持續優化,改進提升,對不具備核心競爭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業態研究退出,對于朝陽業態和優勢資源加大整合,使之形成更堅強有力的“組合拳”。要講規矩、守制度,清晰甲方乙方紅線,特別對于分包、轉包環節要嚴格管控,通過扎緊制度籠子,杜絕利益輸送、“圍獵”風險。
三.強化基礎管理
管理問題既有客觀因素,更有主觀上意識不強、約束不夠的原因,尤其體現在基層管理抓得不細、不實、成效不好。要找準問題發生的必然原因,吸取教訓、反思剖析、認真研究,提升基層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