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當下,我們都在談論“垃圾分類”,政府部門出臺各種政策,三令五申,社區為完成上級下達的指標也使出渾身解數,社會組織與社區居民群策群力,積極參與,有些企業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機,紛紛加入……
避免“垃圾分類”內卷化發展,有以下幾個問題值得注意:
(1)解決一個問題,不會衍生出另一個問題。
環保其實是個有難度的考量,總的來說,就是人們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以防消耗不必要的資源與能量。平時,我們在談環保時,一般是說這個事情沒有造成環境污染,耗能低,或者使用的是新能源。嚴格來講,這還不夠。
我們要評估做這個事情的總成本是否降低?比如,沖洗干凈回收的塑料瓶便于再利用,初看起來,這是很環保的行為啊,但是沖洗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優化方案,所用到的水量及其他耗能超過這個塑料瓶的價值,則造成資源浪費,衍生出另一個問題。
(2)善用大爺大媽的積極性,優化人力資源參與。
垃圾分類的過程比較繁瑣,特別在初始階段,大家還沒完全適應,需要大量的人力做宣講、倡導、監督以及協助等方面的工作。這些人力如果由年輕人擔任,他們不一定對這個“臟活累活”感興趣,而且需要較高的人工成本,可能導致另一種浪費。
大爺大媽是社區活動的主力軍,也是社區垃圾初步分揀的能手,采用合理的機制,積極引導他們參與,在人力資源上可能是個優化的配置。
(3)全民意識的提升,全民參與,自愿性的行為。
垃圾分類問題的有效解決,最終理想的效果應該是全民環保意識提升與行動落實,這是全民參與,不需要別人督促,自主自愿的行動。環境的保護,不是一個人或者一部分人做了很多,而是每個人多做一點點。因此,日常環保知識的普及,環保行為的倡導至關重要。
上一條 :青創京能丨第二屆“青創賽”開始報名啦! 下一條 :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