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近日,一股較強冷空氣悄然來襲,受其影響,北方多地率先迎來降溫。京能集團所屬京能電力各企業以寒為“令”,根據電力負荷預測和天氣變化情況,從設備巡視、故障搶修、應急值班等方面完善保電預案,做實做細大雪寒潮天氣各項能源保供舉措,堅決扛牢冬季保供保民生責任。
岱海發電
提前制定機組防寒防凍保電措施,強化生產現場管理,開展拉網式排查,及時消除隱患。組織開展“戰寒潮、保穩供”專項事故演練,做好環境溫度突降可能導致干濕塔散熱片凍結損壞、大風暴雪天氣引發線路故障跳閘的事故預案,提升事故應急響應速度及突發事件處置能力。針對重點設備和區域加大巡檢頻次,實時監測溫度,發現異常快速啟動防寒防凍應急預案。全面推進防寒防凍各項工作,確保機組安全穩定運行。
寧東發電
脫硝還原劑液氨改尿素項目投產后,為做好應對寒潮工作,寧東發電制定了詳細的工作預案,包括響應流程、人員分工、物資儲備與救援措施等內容。成立尿素系統防凍檢查小組,在新投運的尿素及氨蒸氣系統設置伴熱自動投退裝置,定期對車間設備、管道、閥門等進行維護與防護,及時消除設備安全隱患。
盛樂熱電
全面落實防寒防凍措施,加強供熱期間安全檢查,做實做細風險辨識,嚴把高處作業、有限空間作業等“安全關”。及時調整供熱參數,加強供熱設備隱患排查,重點監視熱網循環泵、流量計井、供熱管道補償器等薄弱環節,全力以赴保供熱、保安全、保穩定。
京寧熱電
作為集寧區冬季供熱的主力軍,公司在供熱前,先后完成了乏汽系統、小機汽源和一二期五抽聯合供熱等改造工程。開展運行人員仿真機技能培訓,確保“人機雙優”開啟保供模式。合理調配機組運行方式,調整和設定供熱回水溫度“上下限”。根據天氣變化及時調整供熱參數,為設備穩定供熱奠定堅實基礎。
京海發電
持續完善應急機制,以班組為單位,組織開展機、爐、電、供熱應急演練,不斷提升應急響應速度和協調處理能力。針對冬季生產過程中易發生的設備故障、生產異常及障礙等問題進行深入專項學習,做到防寒防凍巡檢到位、異常數據分析到位、保供措施執行到位,打好穩產保供“組合拳”。
京能東風、十堰熱電
聯合開展供熱全停事故應急演練,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持續加強管線和設備設施的巡檢與維護,確保供暖系統的連續運行和可靠性。此外,聯合社區開展“‘問暖’面對面,服務送上門”活動,不斷提高供熱能力和服務質量,滿足用戶需求。
京秦熱電
制定《2024—2025年迎峰度冬及能源保供方案》,成立保供專項領導小組,落實雙重預防機制和防風防寒防火措施。規范運行調度管理,加強燃料儲備管理和設備檢修維護,做好重要物資采購儲備工作,積極應對寒潮天氣,打好迎峰度冬“主動仗”。
錫林發電
科學制定防寒防凍措施,不放過任何一個設備低溫點和潛在隱患,著力提高廠內重點防寒區域的檢查頻次與質量,不斷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應急物資儲備,確保在突發情況下能夠迅速響應。確保防寒防凍工作無死角、全覆蓋。
漳山發電
先后完成1號機組低壓缸切缸及全廠熱網系統優化增容改造工程,總供熱面積達5300萬平方米。為應對多輪寒潮,公司制定供熱系統應急預案,解決往年正式供暖后遇到的問題,加強供熱管道巡檢頻次,升級頂峰時段機組監護,精準調控供熱運行參數,實現單日供熱量10.93萬吉焦,創歷史新高。確保“口糧”充足,提前儲備31萬噸煤,全力打好溫暖守護攻堅戰。
京隆發電
成立豐鎮工業園區供汽項目小組,及時協調和處理突發情況。按照“不漏一條管線、不留一處盲區、不放過一個隱患”的原則,開展管道疏水點、水汽排放等檢查工作,對排查發現的問題及時匯總,分類建立隱患治理臺賬,并及時進行整改。
檢修工程公司
公司負責維護的旺海莊、營盤梁和蘇木山場站,夜間最低氣溫達-28℃。在極端低溫考驗下,該公司密切關注低溫預警信息,提前勘察各場站巡站路線的積雪、積冰狀況,第一時間破冰融雪,并為巡站車輛配備防滑裝置和應急物資。加強各場站配電室、生活水泵房、消防水泵房等關鍵區域的巡檢頻次。為設備“添衣加被”增設保溫材料,安裝加熱設備,杜絕低溫故障停機狀況發生。
上一條 :創新結“碩果” 彰顯“硬實力” 下一條 :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