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競賽采用現場作答的方式,競賽題分個人必答題、搶答題、小組必答題和風險題四種形式。競賽內容主要為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集團公司有關電力建設工程安全管理規定以及現場規章制度、安全常識等。競賽專門成立了以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陳遠為組長的競賽裁判組。經過一番扣人心弦的激烈角逐,最終京陽公司代表隊獲得了一等獎,京橋公司、赤峰公司代表隊獲得了二等獎,漳山公司、京隆公司、岱海公司代表隊獲得了三等獎。集團工會主席鄭鐵男、黨群工作部副部長郝紅霞、集團電力能源建設部經理王永亮、副經理孫寶泉分別為各獲獎代表隊頒發了獎杯和榮譽證書。2007年電力基建安全知識競賽取得了圓滿成功。
此次安評復查內容涉及直流系統/防誤操作、發電機、勵磁及廠用配電系統、變壓器、高壓設備/過電壓/外絕緣、繼電保護、調度自動化、通信、調速九方面。專家組查閱了相關資料,親臨現場檢查設備運行情況,肯定了京能熱電所做的工作及設備的可靠性。同時,鼓勵京能熱電繼續強化技術管理工作,使安全運行水平再上新臺階,為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做出新貢獻。
其次,將“安全月”的各項活動進行了具體安排,并劃分為發起、培訓、檢查、總結四個重要階段展開工作。第一階段為宣傳階段(6月1日至6月5日),在此階段,要認真做好“安全月”的宣傳發起工作,召開員工動員大會,利用公司網站、自辦雜志、安全簡報、舉辦活動等方式,在各值、室廣泛宣傳,調動全體員工的參與意識,營造安全氛圍。第二階段為安全培訓階段(6月6日至6月15日)階段,在這一階段,組織員工進行多項安全培訓活動,提高全員的安全意識、防范意識和事故應急處理能力,使全體職工嚴格執行規程制度,杜絕習慣性違章。第三階段為專項安全檢查階段(6月5至6月28日),在這一階段對施工單位和部門進行專項安全檢查,通過檢查排除各類安全隱患,明確安全目標。并對查出的問題進行整改、落實,對不能及時整改的問題制定出相應的防范措施,認真落實。第四階段為總結階段(6月2
這次被評為“自治區節水型企業”,為企業用水贏得了優惠政策,一是企業新建擴建項目的優先保證用水權,二是企業節水技改項目的優先安排權和減收水資源費;三是節水設備投資抵免企業所得稅的優惠。
資產管理分公司的成立,是集團貫徹“一個核心、兩個延伸、三個平臺”的發展戰略、實施“十一五”發展規劃的重要舉措,是集團發展歷程中的一件大事,標志著集團改革與重組整合工作的進一步深入。
資產管理分公司將以資本運作為手段,以重組整合、股權轉讓、歸并清理和增值經營為內容,通過對非主業股權和債權資產進行集中管理、處置和經營,實現提高效率、強化整合、化解風險、回收投資的目的。
在這賽場上,京隆員工把滿腔的熱情釋放了出來,把一線的干勁使了出來。他們本著“同是京隆人、同握一條繩、同是一條心”的原則,將迎接新的角逐,新的挑戰。
此外,該公司還成功舉辦了“青春獻企業?創造新佳績”主題征文活動,廣大員工踴躍投稿,用飽含深情的筆墨宣傳公司的企業文化內涵,反映廣大員工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動態。真情謳歌了在公司發展和工程建設進程中涌現的先進人物事跡。抒發了對京隆公司美好未來的憧憬。
。
這些活動的成功開展活躍了員工業余文化生活,緩解工程試運階段給員工帶來的工作壓力,展示了員工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精神風貌,培養了員工團結協作、勇于拼搏的團隊精神,推動公司精神文明建設的健康協調發展。
會議傳達了京能集團邢煥樓總經理、郭明星副總經理在集團公司電力生產經營工作會議的重要講話,宣讀了《北京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關于表彰2006年度安全生產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的決定》,會議結合京能熱電4#機組檢修的重點工作,要求全體員工要把思想統一到集團公司電力生產經營工作會議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貫徹會議提出的各項任務上來
會上,檢修分公司、設備管理部等主要生產單位詳細匯報
2007年以來,京能國際始終高度重視控股發電公司的設備管理工作,采取了多種有力措施推進設備管理再上新臺階:第一,為了加強電力設備專業化管理,實現精細化、規范化運作,全面構建“預防為主、實時監控、及時化解問題”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京能國際生產安全部制定并下發了《電力設備缺陷管理制度》、《電力檢修管理制度》、《特種設備管理工作規定》等制度,嚴格規范了設備管理、維護、運行、檢修人員的工作行為,使控股發電公司的設備運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第二,京能國際堅持以人為本,通過上崗考試、崗位培訓等措施,努力提高全員綜合素質,為設備維護管理奠定了堅實的人力基礎。第三,堅持把設備管理工作放在生產運行管理的中心位置,通過強化設備管理的保障作用,積極提倡管理創新,有效提高了設備可靠性,減少了非計劃停運。通過以上措施,京能國際全面提升了控股發電公司電力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