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西部大開發10年使貴州沉睡的煤炭資源得到加速開發,成為中國南方首個億噸級國家煤炭基地。
貴州是中國南方最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儲量相當于中國南方9省(區、市)總和。記者從貴州省政府了解到,西部大開發10年來,在國家“西電東送”等戰略工程的帶動下,貴州煤炭資源得到加速開發,2010年貴州原煤產量將達1.5億噸,成為中國南方首個億噸級煤炭基地。
目前,以電力為主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已成為貴州第一支柱產業,“西電東送”能力達到800萬千瓦。2000年至2009年,貴州新增電力裝機2114萬千瓦,是新中國成立到2000年貴州電力裝機總和的4.27倍。
據了解,未來5年,貴州將加快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基地,培育一批年產3000萬噸以上的大型煤炭企業或企業集團,到“十二五”
記者從“十二五”規劃起草組的專家渠道獲悉,“十二五”期間的單位GDP能耗目標與碳排放量,擬定為在“十一五”的基數上均下降16%,其中2011年同比下降3.5%。
由此,相對“十一五”期間總體下降20%、每年同比下降4.5%的幅度,“十二五”的能耗與碳排放量均有所下調。這比此前相關部門預定的下降17%-18%更低一些。
能耗和碳強度降幅調整為16%
此前,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與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黃鸝曾透露,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單位GDP能耗將下降17.3%,“十三五”期間將下降16.6%。此前中國氣候專家委員會主任何建坤等研究認為,預計“十二五”期間單位GDP碳排放可以下降18%。
“這并非說
15日,記者從參與“十二五規劃”的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十二五規劃綱要”初步計劃將“十二五”期間單位GDP能耗指標和單位GDP二氧化碳(CO2)排放指標的5年累計下降幅度都定在16%,分解到2011年是3.5%。16%的幅度比之前市場預計的17-18%的降幅略輕。
此外,“十二五”規劃還初步擬定將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的4項指標——化學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氨氧、氮氧化物累計同比下降10%。
“十一五”規劃要求,把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
與此對比,節能減排指標“十二五”時期的降低幅度有所降低,而主要污染物排放降幅未變。
需要指出的是,在“十二五”規劃中,單位GDP二氧化碳(CO2)排放指標,氨氧、氮氧化物三個指標為此次新
12月16日,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全社會用電量3460億千瓦時,比10月份3400億千瓦時用電量略有上升,同比增速僅約5%,創下年內新低。業內人士認為,在用電高峰到來的背景下,11月用電量維持低水平不太正常,其原因在于受節能減排影響。
據中電聯統計數據顯示,1-11月份,全國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為15.8%。其中,輕工業增長13.6%,重工業增長16.7%。也內專家認為,部分地區為突擊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而出臺的臨時限電舉措,導致了全社會用電量數據的異動,“這一數據已引起各方關注”。
一、用電市場情況
1-11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38298億千瓦時,11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3460億千瓦時。
1
據經濟之聲報道,國家能源局15日公布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目標,當前處于疲軟的風電將迎來利好,但未來5年光伏行業只有15%的產能能在國內找到市場。
一直受市場關注的新能源“十二五”規劃目標終于落定。到2015年風電將達1億千瓦,太陽能發電將達1500萬千瓦。2015年風電、太陽能、核電等煤炭、石油、天然氣之外的非化石能源開發總量將達到4.8億噸標準煤,在目前基礎上增加60%。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說,當前風電、光伏已經具備了在中國較大規模發展的條件。
梁志鵬:過去我們說可再生能源太貴,現在說太貴已經站不住腳了。風電的價格五毛多錢到六毛錢,比煤電僅僅高兩毛錢,如果按照總的社會效益來講,完全是平衡的,而且還有其他的好處;太陽能呢,現在已經降到了一塊多錢(一度電),到我們預
昨日,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大偉告訴記者,由于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準備過程中,第二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將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舉行。原本計劃于本月中旬啟動的第二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或將延期。
此前,坊間有消息稱我國第二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將于本月中旬啟動。
今年6月27日,國土資源部舉辦了首次頁巖氣探礦權出讓招標開標儀式,隨后2個頁巖氣探礦權區塊被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公司和河南省煤層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中標。
由于頁巖氣市場前景廣闊,民間資本、外資等各路資
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15日說,“十一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呈跳躍式發展,到2010年底,計入沼氣、太陽能熱利用等非商品可再生能源,我國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總計3億噸標準煤,占當年能源消費總量的9.6%。
國家能源局12日對外公布《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2014-2016)》,總容量1053萬千瓦的44個海上風電項目列入開發建設方案。這標志著我國海上風電開發將進一步提速。
根據這個方案,這44個海上風電項目分布在天津、河北、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省份。其中江蘇省列入開發建設的項目規模最大,達到348.97萬千瓦。
我國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加快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對于促進沿海地區治理大氣霧霾、調整能源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到2020年,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3000
記者13日從在此間舉行的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獲悉,2015年全國發展改革系統將更加積極主動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通過加快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項目核準、投融資、價格改革等多項改革舉措,使改革新紅利更多轉化為發展新動力。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在會上指出,2015年要以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為核心,加快建立健全全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進一步打破各種形式的市場分割和地區封鎖,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
一是完成好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改革任務。
二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減少審批事項,全面清理非行政許可審批,但更重要的是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建立縱橫協管機制,發揮好信息網絡在監管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