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11月4日,記者從內蒙古赤峰市舉行的“東北電網友好型風電場”授牌儀式上獲悉,大唐新能源赤峰公司東山風電場通過東北電網公司驗收,成為我國首家“電網友好型”風電場。
“電網友好型”風電場,是指能夠結合電力系統穩定要求和潮流分布及時進行狀態和參數調整,實現風電可控、在控的風電場。與普通風電場相比,“電網友好型”風電場具有三個特點:一是風機具有有功無功調節和低電壓穿越能力,確保電網發生波動時風機不解列;二是風場擁有風功率預測系統,能夠完成風電場48小時內的短期功率預測和15分鐘至4小時的超短期功率預測;三是集中優化配置了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控制系統,實現了風機的遠程調節控制。
今年以來,大唐新能源赤峰公司按照《風電場接入電網技術規定》的要求,與中國電科院、東北電網公司等合作單位緊密協作,不斷優化風機性能,提高風電場對
“十一五”期間,在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農業部948引進計劃等項目的支持下,我國自主研制的生物質成型燃料燃燒設備初步攻克了“秸稈成型燃料燃燒結渣結焦”這一國際性難題。同時,成型設備關鍵部件的使用壽命也大大提高,目前已超過400小時。這是記者近日在2011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與燃燒技術國際研討會上獲悉的。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我國生物質成型燃料能耗高、性能不穩等技術難題得到初步解決,推動了成型燃料產業化發展。目前,河南、江蘇、北京、吉林、湖北、山東、黑龍江、遼寧等省市共建成年產萬噸以上成型燃料廠100余處,年生產能力達300萬噸,實現了生物質成型燃料的規模化生產。“生物質燃料領域一直存在的小規模生產與大規模利用之間的矛盾正逐步解決。”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能源環保研究所副所長孟海波說。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
新華網西安11月13日專電 記者13日從西北電網公司獲悉,10月份西北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5.77%,而今年前10個月,西北用電量同比增長19.93%,增幅居國家電網五大區域之首。
據西北電網公司統計,10月份,西北地區全社會用電量達到32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77%,其中新疆增長最高,同比增長33.77%。今年1至10月份,西北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9.93%,增幅居國家電網五大區域之首。
進入冬季后,西北用電量明顯增加,尤其是今年西北各省份從年初以來就出現持續高速增長態勢。
在用電量上漲的同時,西北作為我國能源資源豐富的地區,發電量也迅速增長。截至11月上旬,西北發電裝機已達到9394.8萬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長22.96%,成為我國電力發
年末將至,2012年度電煤合同談判即將展開,在重點合同煤與市場煤之間巨大的價差下,期待合同煤價上調聲音絲毫不弱于電價上調預期。但是,業內專家表示,新一輪煤電合同談判仍將在穩定重點合同煤價的基礎上小幅微調。
在2011年重點合同煤被限制漲價的情況下,市場煤持續上漲,導致兩者價差逐漸擴大。目前市場煤與合同煤價差已經超過200元/噸,其中秦皇島港5500大卡電煤與神華合同煤價差已經達到290元/噸。當前,作為國內動力煤風向標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已連續三周維持在853元/噸的歷史最高點,如此高的市場煤價也讓重點合同煤的履約率大幅降低,多數電力企業不得不采購更多市場煤。
“依目前形勢,由于重點合同煤與市場煤間巨大的
11月16日,國家能源局發布10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10月份,全社會用電量489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0%。
1-10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487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8%。剔除2月份閏月因素,日均同比增長4.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9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3%;第二產業用電量34351億千瓦時,增長2.3%;第三產業用電量6652億千瓦時,增長11.6%;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6847億千瓦時,增長11.6%。
1-10月,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3122小時,同比減少188小時。其中,水電設備3069小時,增加80小時;火電設備3405小時,減少197小時。
1-10月,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正式投產)7972萬千瓦,其中,水電867萬千瓦,火電3067萬千瓦
國務院關于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年)的批復
(國函〔2016〕178號)
國土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商務部:
你們《關于審批〈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年)〉的請示》(國土資發〔2016〕93號)收悉。現批復如下:
一、原則同意《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請認真組織實施。
二、《規劃》實施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保障資源安全為目標,以提升礦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強化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正確處理
據國家能源局網站消息,國家能源局11月15日發布10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數據顯示,10月份,全社會用電量450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1%。1-10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4548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8%。
數據顯示,10月份,全社會用電量450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1%。1-10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4548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85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第二產業用電量3320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9%;第三產業用電量555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0%;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586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
數據顯示,1-10月,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3547小時,同比減少19
根據國家發改委11月4日公布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以下稱《氣候規劃》),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發電等均快速增長。
上述3類發電,到2020年裝機將分別達到2億千瓦時、1億千瓦、3000萬千瓦,分別比十二五規劃的1億千瓦,2100萬千瓦、1300萬千瓦目標,大幅增加1倍或以上。與此同時,天然氣使用量也快速提升,核電發電量未有太大的增長,2020年規劃的裝機容量只有5800萬千瓦,未達幾年前預計的8000萬千瓦目標。
《氣候規劃》提出,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為48億噸標準煤,比2015年的40億噸標準煤,僅僅增長了20%。這意味著“十三五”期間(2016-2020年)煤炭占能源的比重會繼續下降。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秘書長孟憲淦指出,根據數字測算,預計2020年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