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能源低碳發展關乎人類未來。工業革命以來,化石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有力推動了人類文明進步,但也產生資源枯竭、氣候變化、地緣政治沖突等問題。加快能源轉型發展,實現能源永續利用,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為世界經濟提供不竭動力,已成為各國共識。
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壯大,從根本上說源于中國堅定不移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的決心和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規模經濟與比較優勢。應該以全面、歷史、發展的眼光看待新能源產能,不能片面以國內市場需求框定合理產能規模,不能將技術迭代中的有效產能和無效產能簡單加總,不能忽視市場競爭中的企業優勝劣汰和產能動態調整,不能簡單以當期需求來評判產能是否過剩。
走過2023年,我國光伏產業保持量增質優勢頭:太陽能電池產量比上年增長54%,全球專利申請量為12.64萬件,全球排名第一;太陽能新增裝機容量相當于2022年全球太陽能新增裝機容量。
為進一步規范電力安全事故調查程序,國家能源局組織制定了《電力安全事故調查程序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替代原國家電監會令第31號(以下簡稱31號令)主體內容。
8月31日,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發布的《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23》顯示,我國電力系統靈活性持續改善,“十四五”前兩年,煤電“三改聯動”改造規模合計超過4.85億千瓦,完成“十四五”目標約81%。其中節能降碳改造1.52億千瓦、靈活性改造1.88億千瓦、供熱改造1.45億千瓦。根據相關規劃,“十四五”期間,煤電“三改聯動”改造規模合計6億千瓦左右。
截至今年4月底,我國風電裝機3.8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4.4億千瓦,風電光伏發電總裝機突破8億千瓦,達到8.2億千瓦,占全國發電裝機的30.9%,其中風電占14.3%,光伏發電占16.6%。
2021年起,多種因素疊加引發全球性能源供應緊張、價格急劇上漲,并很快演變為一場以能源價格飆升、市場劇烈動蕩為主要表現的“能源危機”。
5月8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國有企業采購操作規范(2023版)》團體標準。新版團體標準為國有企業編制采購管理制度、規范采購行為提供了參照和依據,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國企采購的規范化和專業化水平。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推動光熱發電規模化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結合沙漠、戈壁、荒漠地區新能源基地建設,盡快落地一批光熱發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