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9月19日—23日,由科技部和發改委聯合舉辦的碳收集領導人論壇(CSLF)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為“攜手推動下一個十年的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的研究、示范與部署”。科技部萬鋼部長和發改委解振華副主任以及論壇成員國的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大臣休恩、澳大利亞資源、能源和旅游部長弗格森等出席會議。有關國家政府、國際組織、國內外企業、研究機構和其他利益攸關方的代表近500人參會。發改委氣候司會同科技部相關司局負責會議的籌備和組織工作。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在日前舉行的中部論壇太原會議上表示,中部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十二五”時期,應當加快推進這一區域能源產業轉型發展。
吳吟表示,中部地區近年來在保障我國能源穩定供應、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發展質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方面,掀起了全國煤礦企業兼并重組高潮,為能源產業健康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吳吟認為,“十二五”時期,中部地區應當在加快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加快調整能源產業結構、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以及加強能源合作等方面爭取實現突破。
具體而言,推進中部地區能源發展,就是要合理調控山西煤炭資源開發強度,優化開發晉北、晉中、晉東煤炭基地資源。穩定河南、兩淮煤炭基地開發規模和強度,加強煤炭安全綠色集約開發,推進煤炭高效清潔利用。
經歷了歐洲光電入網補貼削減政策打擊的國內光伏企業,有望迎來新曙光。近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編制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意見稿浮出水面,該意見稿提出了國內光伏產業的發展目標,到2015年,光伏發電裝機將達到1000萬千瓦,到2020年達到5000萬千瓦。如該“規劃”能夠獲批執行,將為未來至少十年的光伏市場大規模發展贏得政策上的保證。
《規劃》促進光伏產業大進步
3個月以前,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曾表示,正在制定的“十二五”新能源專項規劃已確定,2015年中國太陽能發電規模將達到1000萬千瓦。這是指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500萬千瓦,再加上分散的太陽能發電項目。
而此前,我國的光伏產業一直依賴出口,國內光伏市場份額尚不足
隨著電煤價格并軌的研究推進,重點合同煤加市場煤的電煤供應格局,或將演變成較為單一的2年以上中長期協議電煤(以下稱“長協煤”)。
中電聯提出,在沒有解除鐵路運輸制約前,所有電煤重點合同轉為中長期合同,大部分市場煤合同轉為中長期合同,其電煤運輸全部列入國家重點運輸計劃且將運力主要配置給發電集團,鐵路部門優先調度安排電煤運輸。
并軌呼喚“長協煤”
目前,我國電煤供應包括重點合同煤和市場煤兩部分。前者與鐵路運力掛鉤,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占全國電煤用量的40%,此前幾年價格通常較市場煤低100~200元/噸。與此相比,市場煤價格較高、變化較為頻繁,而且缺乏重點運力保障。
在煤炭市場放開、電煤價格雙軌制運行以來,計劃煤、
據CMEN消息,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就電煤價格并軌方案征求意見,并有望在年底之前公布。
據悉,最新方案有三大核心,一是取消電煤重點合同,用中長期合同取代之,中長期合同期限在2年以上,國家發改委為此將專門出臺一個 《煤炭中長期合同管理辦法》;二是中長期合同價由煤電供需雙方協商確定,即國家不設置前置性基礎價格,價格由企業自主協商;三是電煤價格改革有一整套方案,除了電煤并軌機制外,鐵路運輸和電價也有配套措施。
記者從劉志成處了解到,此前曾有版本流出稱,中長期電煤合同由供需雙方按基準價加自動調整方式定價,其中基準價由發改委確定。
劉志成表示,兩個版本最大的不
核心提示:記者昨日從市發改委獲悉,受國家統一提高國內天然氣價格出廠基準價格影響,經市政府批準,從9月28日起,本市非居民天然氣銷售價格統一平均上調0.33元/立方米。今后本市氣價類別將由現在的7大類簡化為居民、工商業、發電(含供暖、制冷)和壓縮天然氣母站4大類。
記者昨日從市發改委獲悉,受國家統一提高國內天然氣價格出廠基準價格影響,經市政府批準,從9月28日起,本市非居民天然氣銷售價格統一平均上調0.33元/立方米。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提高國產陸上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的通知》,陜京管道輸氣系統供應本市天然氣門站的基準價格于6月1日上調0.23元/立方米,并在基準價格基礎上再上浮10%,共影響本市非居民天然氣門站價格上漲0.33元/立方米
中電聯網站9月25日報道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歐陽昌裕在第三屆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期間召開的專題論壇上透露,“十二五”期間我國在優化發展煤電的目標是實現開工規模3億千瓦,投產規模2.9億千瓦,2015年煤電裝機預計達到9.33億千瓦,煤電平均單機容量14.5萬千瓦。基于這一目標,將從加快建設大型煤電基地、鼓勵發展熱電聯產、推進煤電綠色開發等方面入手。
據歐陽昌裕介紹,根據對未來電源結構進行的優化研究,中國電源發展的基本方針是:優先開發水電,優化發展煤電,大力發展核電,積極推進新能源發電,適度發展天然氣集中發電,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發電。
“十二五”期間中國在優化發展煤電的目標是:開工規模3億千瓦,其中煤電基地開工1.94億千瓦,占61.7%;投產規模2
9月25日,國內第一個商業化運營的并網高倍聚光光伏電站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正式啟動。被稱之為第三代光伏技術的高倍聚光光伏發電技術使用高效率的多結三五族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到晶體硅技術的兩倍。該電站是國內第一個按照商業化系統建設且并網發電、投入運營的高倍聚光光伏電站,也是目前已報道的國內轉換效率最高的并網光伏電站(直流效率25%)。
在剛剛結束的山西省第三屆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上,國家五大電力集團以及華潤集團與山西簽訂了投資額高達6500億元的合作協議。根據山西省“十二五”規劃,未來五年內山西省電網建設投資規模將達到850億元,并通過特高壓電網,向外輸送3000萬千瓦電力負荷,每年可實現就地轉化原煤5000萬噸。按照這一規劃,“十二五”期間山西將有望超過三峽水電站,成為全國最大的外送電基地。?
全國兩會山西一號建議定盤煤電外送方案?
能博會期間,在關于“拓展晉電外送通道,優化能源資源配置”的專題論壇上,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規劃研究中心主任徐小東透露,受山西省政府、山西省發改委委托,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正在負責制訂山西電力外送規劃。?
論壇發言中,他透露,山西省是全國距離華東、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