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國家電監會1日發布《2010年度發電業務情況通報》,認為我國發電裝機總體充裕,但各地平衡情況不一,其中東北、西北地區發電裝機容量明顯富余,華東、華北相對緊張,需加強跨省區電力資源配置。
發電充裕度主要反映一個地區的發電容量是否能夠滿足用電需求。通報顯示,華東、華北、南方、東北、西北和華中區域反映發電充裕度的指標“統調裝機容量和最大負荷比”分別為1.10、1.22、1.31、1.43、1.87、1.46,其中,東北、西北的數值較高,說明發電容量明顯充裕。
電力專家、中電聯統計部主任薛靜認為,發電充裕度從“量”的角度反映我國發電容量總體滿足用電需求,但若從“質”即發電有效能力的角度來衡量,我國的發電能力則要打部分折扣,因為近年來比重不斷上升的風電、水電的有效發電能力只相當于主力火電的三至
7月份以來,受部分地區工業用電需求增長過快、部分地區持續高溫干旱等影響,火力發電、電煤消耗屢創新高。除湖南、廣西個別地區電煤供應出現偏緊外,全國電煤供應總體平穩。從消耗看,7月份,全國日發電量六次突破歷史新高,全國重點電廠日均耗煤401萬噸,同比增加75萬噸,增長23%,比6月份增長10.8%。
從供應看,7月份,全國原煤產銷量平穩較快增長;鐵路煤炭運量1.8億噸,同比增長7.8%。其中電煤運量1.3億噸,增長10.3%;主要港口發運煤炭5643萬噸,增長18.4%。煤炭進口1753萬噸,增長36.2%,創單月進口量的歷史新高。
從庫存看,截至8月16日,全國重點電廠存煤6214萬噸,平均可用15天。華北電網存煤可用天數14天、華東電網13天、華中電網18天、南方電網14天,均屬正常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電 國家電監會透露,2010年全國直調電廠上網電量3.38萬億千瓦時;大用戶直接交易電量80.4億千瓦時;跨省(區)交易電量5925億千瓦時,其中國家審批(核準)等計劃方式安排的交易約占七成九;發電權交易量1493億千瓦時。
國家電監會31日發布的《2010年度全國電力交易與市場秩序監管報告》顯示,2010年電力市場秩序明顯好轉。電力交易合同(協議)備案制度逐步完善,電力調度交易信息披露逐步規范,電力交易與市場秩序監管約談約訪工作制度化。同時,全國范圍內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實施細則和輔助服務管理實施細則逐步深入,有效促進了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經濟運行和電能質量的提高。
《報告》同時指出,由于電價形成機制、電力體制等方面的原因,2010年電力交易與市場秩序中還存在一些突出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與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共同主辦的“2012年兩岸可再生能源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召開。國家能源局劉琦副局長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兩岸已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兩岸未來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廣闊。大陸把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作為轉變能源發展方式、調整能源結構、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加快市場培育和規劃引導,可再生能源已經在能源供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已經成為新興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風電裝機容量已超過5200萬千瓦,預計2012年發電量將超過900億千瓦時,相當于一個中等省份的用電量,規劃到2015年風電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億千瓦;光伏發電市場快速啟動,規劃每年新增裝機容量超過500萬千瓦。
從2011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至今,我國已有北京、天津等7個城市成為碳排放交易試點,自2013年6月以來,全國7個碳交易試點已累計成交數量1260萬噸,累計成交金額近5億元。在日前發改委舉辦的低碳研討會上,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副司長孫翠華透露,未來將強化碳排放的約制,目前發改委正抓緊制定出臺專門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和配套辦法,預計2016年試運行。
我國已成為第二大碳交易體系
數據顯示,2006至2013年我國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9482萬千瓦,淘汰落后的煉鐵產能1.65億噸,煉鋼產能1.17億噸,水泥8.57億噸。2013年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重為65.9%,比2005年下降了5個百分點。天然氣的消費量從
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有望提速。記者4日從國家能源局了解到,該局出臺《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針對屋頂資源、融資等發展難題提出諸多具體措施。
破解屋頂資源等幾大難題
在政策“暖風”之下,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近年來快速發展。今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容量99萬千瓦,這超過了2013年全年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網容量。
但與此同時,分布式光伏發電面臨屋頂落實難、貸款融資難、并網接入難等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此次出臺的政策也被外界認為是細化分布式光伏發展政策的重要舉措。
在建筑屋頂資源方面,通知指出,對屋頂面積達到一定規模且
光伏發電再迎政策大禮包。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了《國家完善光伏發電價格政策》,明確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價格為0.42元/千瓦時,這一價格水平大大高于此前市場預期,較征求意見稿中的每千瓦時0.35元的補貼標準提高20%。專家分析認為,光伏電站建設將加快速度。而隨著并網難和電價補貼雙雙落地,光伏電站投資大潮將隨之展開。
此次國家發改委出臺的補貼政策,是鼓勵更多的實際發電,所以按照實際發電量進行補貼。具體來看,根據各地太陽能資源條件和建設成本,將全國分為三類資源區,分別執行每千瓦時0.9元、0.95元、1元的電價標準。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實行按照發電量進行電價補貼的政策,電價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42元。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分區執行光伏發電價格有利于反映各地的實際情況,而分
記者日前從國家發改委獲悉,我國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山東城市群開展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試點,加大細顆粒物(PM 2.5)治理力度,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這是發改委確保完成今年節能減排工作目標任務所提出的11項舉措之一。
發改委提出的11項舉措包括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實施重點工程、推動重點領域節能、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節能減排技術和產品開發推廣、完善節能減排的經濟政策、推行節能減排市場化機制、強化節能減排管理監督、節能減排全民行動等。
據悉經國務院同意,上述11項舉措已經明確由發改委、環保部、能源局等部門分工負責。
記者2日從天津市政府部門獲悉,天津市日前與內蒙古自治區就能源合作達成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推動蒙西至天津南、錫盟至江蘇特高壓輸電通道等項目建設。緩解天津電力供應緊張局面。力爭到2017年,內蒙古實現向天津送電總計300萬千瓦。
天津與內蒙古在能源領域有著較為廣闊的合作前景。特別是內蒙古有著得天獨厚的風能、太陽能等資源產出條件,兩地互補性很強。
在推動光伏產業合作方面,天津與內蒙古將共同支持天津中環電子等企業參與內蒙古光伏電站及配套項目建設。中環電子正積極參與內蒙古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建設,計劃未來五年累計投資200億元,建設全球最大的光伏電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