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裝機容量10年內翻十倍
權威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作為未來政策上推動分布式能源發展重要政策之一的《天然氣分布式發電指導意見》終稿(下稱“《指導意見》”)已由國家能源局制定完成,正在財政部、住房建設部等組織會簽,并有望年內公布。
天然氣分布式發電目前被國內外認可為發展分布式能源的主要形式。去年4月,國家能源局曾發布《關于天然氣分布式發電指導意見(征求意見函)》,其中提到,到今年底要建成1000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到2020年在大城市推廣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統,裝機容量達到5000萬千瓦,在目前500萬千瓦裝機的基礎上增長10倍。
業內分析,5000萬千瓦的裝機目標意味著未來10年天然氣分布式能源
中電聯網站8月14日報道
1-7月份,全國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為17.0%。其中,輕工業增長13.6%,重工業增長18.4%。?
一、用電市場情況?
1-7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2398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25%,7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389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94%。?
1-7月份,第一產業用電量56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13%;第二產業用電量180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69%;第三產業用電量24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39%;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283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07%。?
1-7月份,全國工業用電量為1783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63%;輕、重工業用電
人民網8月16日報道
今年上半年,煤炭產銷量持續增加,市場供需總體平衡,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穩步提升。預測下半年,市場供需總體平衡,煤炭需求增長趨緩,供大于求的壓力加大。
一、上半年煤炭經濟運行基本情況
煤炭產銷量持續增加。上半年,全國原煤產量完成 15.71 億噸,同比增加 2.63 億噸,增長 20.1%。同期,全國煤炭銷量完成 15.45億噸,同比增加 3.0 億噸,增長 24%。
煤炭運量快速增加。上半年,全國鐵路煤炭運量完成 9.79 億噸,同比增加 1.46
“7月份用電量增速環比下降主要是因為空調負荷減少?!敝袊娏ζ髽I聯合會統計部主任薛靜表示,8月份是歷年來用電高峰時機,但從目前用電量數據來看,盡管8月份用電量增速同比仍將增長,但是增速或將放緩。
8月用電增速環比或下降
國家能源局日前披露,7月份我國全社會用電量43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8%。與6月份用電量同比增長13.0%相比,7月份用電量增速略微下滑。
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胡兆光表示,從用電量數據可以看出,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近來在放緩,但這種波動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總體增長幅度仍然較高。他預測今年全年用電量將較去年增長10%左右。
但薛靜表示,7月份用電量增速放緩主要是因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煤炭工業局了解到,今年1至7月份,全區生產原煤53654萬噸,同比增加13024萬噸,增長32.06%,其中,7月份生產原煤8410萬噸,同比增加1556萬噸,增長22.7%。
內蒙古西部區生產原煤37271萬噸,同比增加10216萬噸,增長37.76%;東部區生產原煤16383萬噸,同比增加2808萬噸,增長20.69%。
從生產安全形勢上看,7月份,全區煤礦發生死亡事故3起,死亡5人。1至7月份,全區煤礦發生死亡事故18起,死亡28人,同比事故起數增加9起,死亡人數減少13人。百萬噸死亡率為0.052。
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7月水電發電量同比下降11.2%,為去年3月以來降幅最大的一個月。據氣象部門預測,未來南方降水仍然偏少,干旱可能持續。這意味著,未來一個月內,以水電發電為主的部分南方省份用電形勢將更加嚴峻。
重點水電廠調水量
發改委運行局數據顯示,7月在全國發電量同比增長13.2%的同時,水電發電量卻不升反降,同比下降11.2%,環比僅增長5.1%,低于近三年7月較6月環比增長10%的平均水平。
截至7月末,全國重點水電廠可調水量666億立方米,同比下降42.4%。其中,國家電網重點水電廠可調水量為599億立方米,同比下降38.8%;南方電網重點水電廠水庫可調水量為67億立方,同比下降62.4%。
中新網8月15日電 據發改委網站消息,7月份,全國發電量425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2%,比去年月度最高值3903(8月份)增長8.9%。7月份日均發電量137.2億千瓦時,比6月份日均增發4.9億千瓦時,增長3.7%。
據中新網能源頻道記者了解,今年以來,除6月外,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均偏枯。受此影響,水電發電量同比增速呈快速下降之勢。7月份水電發電量69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1.2%,是自去年3月份以來,降幅最大的一個月;環比僅增長5.1%,低于近三年平均水平(10%)。分省市看,7月份水電發電量同比下降較快的省份分別是福建(-56%)、湖南(-40.7%)、浙江(-31%)、貴州(-30.8%),廣西、廣東、重慶等地降幅也超過了20%。
在水電出力不足的情況下,火電被迫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8月13日在京召開的“2011第六屆中國電工裝備創新與發展論壇”上獲悉,即將公布的電力工業“十二五”規劃中,首次提出到2015年全國天然氣發電裝機達6000萬千瓦的目標。這意味著未來5年國內天然氣發電規模將從目前的2800萬千瓦基礎上實現翻倍增長。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與科技裝備司司長李冶在論壇上表示,國家未來將力推天然氣發電設備產業化發展,以市場為依托,以突破天然氣發電核心技術為主要任務。業內分析認為,在燃煤發電經濟效益逐年下滑、環保問題日漸突出的背景下,天然氣發電作為較為清潔的一次能源發電形式,未來有望迎來發展黃金期。未來5年,國內從事天然氣發電設備研發的企業將明顯獲益。
以分布式發電為主
隨著國內天然氣產量的逐
中新社北京8月12日電 2011年的“電荒”將持續。有關人士預測,到2013年,中國電力缺口將達7000萬千瓦。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魏昭峰12日在“中國能源高層對話”論壇上做上述表示。他總體預測,“十二五”(2011年至2015年)期間,中國電力短缺的形勢會比“十一五”更加嚴重。到2012年,電力缺口將達5000萬千瓦,到2013年,將會增加至7000萬千瓦。
中電聯11日發布的半年電力運行報告顯示,今年迎峰度夏期間,華東、華北、華中、南方等電網電力供需缺口合計達3000至4000萬千瓦。冬季電力供應緊張的范圍會更廣。
魏昭峰說,中電聯已組織完成電力供應“十二五”規劃研究報告,其主要觀點是:一要優先開發水電;二要優化發展煤電;三要積極發展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