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人民網8月6日報道
一、下半年國內煤炭市場供求展望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為了提振經濟,高耗能產業再度得以快速發展,對國民經濟快速觸底回升起到了很大作用,也帶動了煤炭等能源需求快速增長。
雖然當前經濟增長仍然面臨許多困境,但是,毫無疑問,當前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也更加緊迫。4月份以來,中央政府陸續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淘汰落后產能、節能減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也很好的反映了政府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意圖。即便是預期到經濟增長會有所放緩,6月22日,財政部,國稅總局還是下發了取消部分高耗能產品出口退稅的通知,經濟結構調整意圖也更加明確。因此,今年5、6月份可能也將是部分高耗能產品的產量高點,下半年高耗能產品產量再度出現環比持續增長的可能性不
?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國家能源局能源行業風電標準技術委員會今天(5日)發布18項風電技術新標準,我國風電產業發展開始從追求速度向追求質量轉變。?
有些標準并不適應我國風力資源情況?
我國風電發展相對滯后,多年來在風電技術標準的形成、采納、實施方面都是直接引用國外標準,而有些標準并不適應我國的風力資源情況。?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風電控制技術研發能力弱,基本上還是跟在國外企業后面模仿。對風電機組的運行,特別是與電網的相互適應方面研究不夠,低電壓穿越能力并網性能方面的滯后與大規模風電開發不匹配。風電設備質量問題暴露不少,去年(2010年)以來發生20起機組燒毀倒塌事故。
18項新標準助我風電發展進入新階段?
存煤及來水情況低于預期幾成定局,南方電網電力缺口將進一步加大。全國電力供需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中電聯此前就預測,夏季電廠迎峰度夏發電壓力較大。分析人士稱指出,隨著8月中上旬迎來用電最大高峰,電煤價格有望在近期重現上升走勢。
南方電網辦公廳8月6日發布消息稱,進入7月以來,南方電網全網統調負荷快速攀升,最高已到11323萬千瓦,同比猛增10.6%。而最大錯峰負荷達1120萬千瓦,該電網覆蓋區域除海南省外,云貴粵桂均出現錯峰限電情況,供電形勢一度趨緊。南方電網預計進入三季度全網將面臨電力電量雙缺局面,最大缺口可達1200萬千瓦,總體缺電將超8%,個別地區缺電將至20%以上。
除了受進入夏季用電高峰、需求增多因素影響之外,來水偏少及電煤供應偏緊是電力缺口趨大的主因。
國家能源局于近日發布了《關于建立監測預警機制促進風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同時公布的還有“風電投資監測預警指標計算方法”以及“2016年全國風電投資監測預警結果”。
“這既是對地方政府公信力的一種保護,也是對產業投資聲譽的一種保護。”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候表示,為促進風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行業內需要建立一套風電預警機制,政府進行有效監管和引導,一是指導企業理性投資,避免造成投資浪費,二是促進風電項目合理規劃布局和建設,提高風電企業投資效益。
指標體系科學反映投資關切
根據《通知》,風電開發投資風險預警的指標體系分為政策類指標、資源和運行類指標、經濟類指標三大類共7項參數:政策類指標包括年度計劃完成率、風電開發政策環境指標2項;資源和
權威人士日前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作為收緊地方風電項目審批的第一環,國家統一規劃的第一批2600萬千瓦項目開發計劃已下發到各地。此次擬定的2600萬千瓦項目由國家能源局統一審批,并計劃于2012年前完成。除此之外的地方審批項目,將不被列入統一并網規劃,同時不再享受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
這一開發計劃也成為即將出臺的《風電場開發建設管理辦法》的一部分。《辦法》中還針對風電場從前期準備工作、后期運營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技術規范。
另據了解,為全面摸底國內已投運風電場的并網運行情況,國家電監會組成督察組,將自8月中旬起開展為期半個月的風電安全大檢查,之后將公布調查報告。據了解,調查的核心內容涉及風電場所裝風電機組的低電壓穿越能力(此能力可避免電網負荷突降時機組脫網而釀成事故)改造進展情況。&
千呼萬喚的光伏標桿上網電價日前出臺。根據國家發改委通知,將對非招標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實行全國統一的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暫定為1元至1.15元。光伏企業普遍認為標桿價格已經能確保光伏發電項目有利可圖,從而力促國內光伏市場的大規模啟動。
去年,中國光伏組件產量已占全球50%,但絕大部分出口歐洲,國內銷售比例不足5%。“耗費大量能源、資源生產的光伏組件,都在給歐洲做環保貢獻,實在太可惜。”英利集團首席技術官宋登元告訴記者,長期以來光伏業兩頭在外的產業格局是迫不得已,因為國內缺乏相關補貼機制。
此前,國內財政資金雖然對太陽能屋頂和光伏建筑建設提供一定補貼,但規模很小,遠不如太陽能熱水器的普及更具實際節能效應。而大型光伏發電項目都采用公開招標方式定價,價低者勝出的法則造成光伏發電領域惡性競爭,嚴重打擊了
“2011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暨展覽會”近日在上海舉辦,規模比上一屆翻了一番,一如我國海上風電的發展,未來5年,我國海上風電將進入加速發展期。
根據“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規劃,風電將作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新生力量繼續獲得大力發展,規劃2015年我國海上風電裝機500萬千瓦, 規劃到2020年海上風電裝機3000萬千瓦。
風電是世界范圍內發展速度最快的新能源,海上風電則代表了當今風電技術的最高水平,要求設備高可靠、易安裝、易維護,市場規模極大,風險也極高,備受各國關注,正在掀起投資熱潮。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始發展風電,主要市場集中在歐洲、亞洲和北美洲。
海上風電發展最快的英國2009年實現新增裝機容量30.6萬千瓦,累計裝機
7月29日上午,在國家發改委迎峰度夏煤電油氣運供需形勢媒體通氣會上,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副局長賈復生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工業用電需求仍保持較快增長,1-6月,工業用電量增長11.7%,另外,他還預計今年迎峰度夏高峰,空調最大負荷為1.8億千瓦左右,較去年增長12.5%,占全社會最大用電負荷的四分之一左右。他表示,目前已進入迎峰度夏的關鍵階段,后續形勢不容樂觀。
賈復生表示,雖然入夏以來電力供需形勢總體平穩,但是目前已經進入迎峰度夏的關鍵階段,后續形勢不容樂觀。
他強調,首先空調負荷將大幅度增長。他說:“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中旬,在全國持續出現大面積高溫天氣時,空調負荷達到最大值。預計今年迎峰度夏高峰,空調最大負荷為1.8億千瓦左右,較去年增長12.5%,占全社會最大用電負荷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