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物價一直是影響居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今年以來,我國價格改革提速,特別是在資源價格方面實施了多起重大改革。
對于上半年以來的價格工作,國家發改委8月1日發文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居民消費價格除2月份受春節等因素影響,其余月份漲幅均在2%~3%;上半年同比上漲2.4%,漲幅同比回落0.9個百分點。
發改委同時表示,下半年以完善資源環境價格形成機制為重點,著力理順比價關系,建立健全階梯價格制度,利用價格杠桿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積極性。
六重點領域理順價格機制
今年價格領域的改革可謂是層出不窮,發改委已經先后在多個領域實施了新的定價機制,包括成品油定價新機制、簡化銷售電價分類、調整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等。
發改委表示,不
針對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做好風電清潔供暖工作的通知》,清科集團今日發布研究報告稱,為提高北方風能資源豐富地區風電消納能力,緩解冬季供暖期電力負荷低谷時段風電并網運行困難,國家能源局將在北方具備條件的地區推廣應用風電清潔供暖技術。清科認為,此舉有利于促進能源利用清潔化,減少化石能源低效燃燒帶來的環境污染,改善大氣環境質量,風電棄風問題有望好轉。
清科認為,伴隨著今年持續的高溫天氣,全國大部分地區集體出現用電難的問題。北京地區連續出現高溫天氣后,北京電網于7月30日達到今夏最大負荷――1679.7萬千瓦,突破2010年7月29日出現的歷史最高紀錄1666萬千瓦。目前有望借助智能電網,將“三北”地區的電力輸向有需求的地區,可以減少化石能源的燃燒和排放,又能逐步消除“棄風”現象。
國家能源局的通知指出,將在
? 人民網8月3日報道 面對已經承諾的減排目標,“十二五”期間需要達到多少水電項目開工量才能滿足要求?日前發改委核準兩大水電站是否意味著水電項目未來審批可能會就此走向寬松?就這些問題,中國證券報記者專門采訪了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請他予以詳細解讀。
中國證券報:請問您認為我國在“十一五”期間,水電審批放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張博庭:實際上,對很多國家而言,大力開發水電對于優化能源結構、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都有很重要的積極作用。我國同樣也不例外。但在最近幾年,水電項目的審批速度放緩,除了少數水電項目自身的確存在移民補償問題之外,很大程度上還在于輿論宣傳的引導出現偏差,輿論過度強調水電開發面臨的移民難題和環保的副作用,也對水電項目的正常審批帶來阻力。?
未來加快
中新網8月3日報道 黃色警報不斷——昨天上午10時35分,江蘇電網負荷創紀錄地達到5860萬千瓦,超過了全省統調電力資源極限。與此同時,華東電網統調最高負荷突破了1.64億千瓦,上海、浙江電網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目前,華東全網整體運行平穩,再次經受住高溫和世博保電雙重考驗。但是,壓力不容小覷。高溫持續,長三角兩省一市供電部門如履薄冰。
電力缺口或破紀錄
連日高溫,長三角兩省一市電力供應紛紛吃緊。
記者從江蘇省供電局獲悉,目前該省13個地市用電負荷連創新高,局部地區已出現電力平衡矛盾;今年江蘇用電高峰期間預計存在約330萬千瓦缺口,這是該省“十一五”期間出現的最大電力缺口。
今年以來,在煤炭需求放緩、過剩產能難以消化、控制煤炭總量難度增加、國際能源價格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煤炭經濟運行形勢急轉直下,產銷量下降,庫存居高不下,市場價格再次出現持續下跌,企業應收賬款增加,利潤大幅減少,虧損面進一步擴大,企業經營困難加劇。
一、當前煤炭經濟運行情況
(一)產銷量繼續下降。據國家統計數據,上半年全國原煤產量17.89億噸,同比減少1.1億噸,下降5.8%;其中6月份產量3.27億噸,同比減少1683萬噸,下降4.9%。
據協會快報,上半年全國煤炭企業銷售16.2億噸,同比減少1.42億噸,下降8.1%;其中6月份銷售2.86億噸,同比減少1900萬噸,下降6.2%。
(二)進口大幅減少。上半年全國累計進口煤炭9987萬噸,同比減少5991萬噸,下降37.5%(其中,6月份當
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發展座談會近日在青海舉辦,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表示,我國西部地區具有廣袤的未利用土地資源,發展太陽能熱發電的資源潛力巨大,可在當地打造太陽能熱發電產業鏈,為經濟發展建立新的支撐點。
太陽能熱發電是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國具備該領域的潛在產業優勢,抓住市場機遇就可以搶占戰略制高點,在2020年前形成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太陽能熱發電出力穩定可控可調節,有望擔當基荷電源并承擔系統調峰任務,可為我國能源結構調整作出重大貢獻。
經過20多年的技術研究,近年來國際太陽能熱發電進入產業化發展期。2014年全球太陽能熱發電新增裝機110萬千瓦,西班牙、美國、印度等國家建成一批商業化規模的太陽能熱發電工程。截至2014年底,全球建成太陽能熱發電裝機453萬千瓦,在建規模達到270萬千瓦,越來越多的國家把太陽能熱發電作
新華網8月2日報道 據發改委網站消息,自7月23日起,我國北方大部和南方的江淮、江漢、江南等地先后出現持續性高溫熱浪(氣象部門通常把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稱為高溫,連續3天以上的高溫天氣過程,稱之為高溫熱浪或高溫酷暑),用電負荷不斷攀升。
7月29日,全國日發電量創出134.3億千瓦時新高。華北電網最大負荷15319萬千瓦,華東電網15345萬千瓦,華中電網10389萬千瓦,均創歷史新高;京津唐、河北南網、山東、江蘇、安徽、河南、重慶等省級電網最大負荷也創出新高。北京電網最大負荷達到1666萬千瓦,超出預計最大值近100萬千瓦。
各地經濟運行調節部門和煤電運
人民網8月2日報道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17時22分報道,遼寧省東北煤田地質局說:該局下屬的101勘探隊,在遼寧北部昌圖縣境內發現一座大型煤田,初步掌握煤炭資源量超過10億噸,煤層氣資源量超過50億立方米,這是東北地區近20年來發現的最大煤田之一。
中國新聞網7月29日報道 借著青藏聯網工程的建設,西藏現有電網也將得到全面提升。劉克儉介紹,為使這項工程送入西藏的電力“落得下、用得上”,西藏將完善現有110千伏電網,新建220千伏網架,并推動城市電網改造、全面實現城市居民“一戶一表”,同時擴大農牧區“戶戶通電”工程的范圍,解決70萬無電農牧民用電問題。
海拔3700多米的拉薩曲哥220千伏變電站是青藏聯網工程的一項配套工程,也是西藏第一個220千伏等級的變電站。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個變電站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正在進行電器設備的安裝調適,預計9月完工。據悉,西藏地區整個220千伏骨干電網將于2011年底建成。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