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2008年,我國首次在一個地區布局千萬千瓦裝機規模,標志著風電產業發展開始正式進入國家層面的試點發展。2008年4月,我國第一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酒泉風電基地經發展改革委批準實施。按照規劃,今年底將完成516萬千瓦的裝機規模。
記者近期在酒泉風電基地采訪了解到,我國風電產業目前進入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期,裝機規模4年實現連續翻番。但是,與風電“風速”增長相比,產業后續的配套政策十分滯后,政策的“一頭沉”拖住了風電發展的后腿,瓶頸制約日漸凸顯。
--“世界風庫”變身“風電之都”
 
國家能源局14日公布,6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3%,增幅 比5月 回 升1 .3個 百 分 點 ;上 半 年 全 社 會 用 電 量 同比 增 長5.14%。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經濟學家表示,用電量持續弱勢回升說明,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仍保持平穩,預計下半年經濟將企穩甚至略有回升,“積極+穩健”的政策基調在下半年不會改變。
數據
上半年用電量增5.14%
 
中國規模最大的天然氣儲氣庫日前在新疆呼圖壁縣建成,這一大型儲氣設施投入使用后,可有效保障“西氣”穩定東輸,并可解決天山北坡經濟帶冬季“氣短”問題。
7月上旬,西氣東輸工程管網的第一個大型配套系統呼圖壁儲氣庫成功注氣,這標志著中國容量最大的天然氣儲氣庫在新疆建成投產。這個位于地下的儲氣庫設計總庫容量為107億立方米,相當于新疆油田天然氣產量的3倍。
位于準噶爾盆地南緣的呼圖壁儲氣庫依托已接近枯竭的呼圖壁氣田的藏氣地層建設而成,是中國繼天津市大港區天然氣儲備庫之后投入使用的第二個儲氣庫。呼圖壁氣田于1998年投入開發,目前已處于穩產階段的后期。&
中國陸上風電的高速發展是近幾年新能源行業中令人矚目的現象,如今這一趨勢將延伸至海上。在日前召開的“2010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大會”上,與會人士認為,隨著今年5月國內首批海上風電項目特許權招標工作的啟動,中國的海上風電發展將進入“加速期”。
沿海各省紛紛開展海上風電規劃
海上風電受到關注并不令人意外。究其原因,一是因為在中國的漫長海岸線上,蘊藏著豐富的風能資源。二是因為海上風電占地資源少,且靠近電力負荷中心,免去了長距離輸送的麻煩。對此,國家能源局在2010年能源工作總體要求和任務中明確指出:2010年,要繼續推進大型風電基地建設,特別是海上風電要開展起來。
中國風能協會副理事長施鵬飛也指出,雖然近幾年來中國陸上風電取得了
我國自主研發的技術先進、目前容量最大的風力發電機組——3.6MW大型海上風機,7月1日在上海電氣臨港重裝備基地成功下線。這一大型海上風機風輪直徑116米,上海電氣擁有該風機的全部知識產權和專利。
這臺海上風電機組的研發成功,標志著中國掌握了大容量風電機組設計核心技術,填補了國內海上風機獨立研制的空白。目前,上海電氣已具備國內領先的整機設計能力,包括葉片、控制系統、塔架等關鍵部件的設計能力,可以完全獨立地研發海上風力發電機組,更可根據特定風力資源和氣候條件,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優化設計和服務。
這一3.6MW大型海上風電機組將于8月實現并網運行。其主要性能優于或等同于國外相同容量風機,整體水平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水平。單臺3.6MW海上風機,每年可以發出900萬度電,節約煤炭約315
中新社北京7月8日電 中國國家能源局8日介紹說,今年前5個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185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六大高耗能行業仍然是全社會用電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
六大高耗能行業包括電力、鋼鐵、建材、有色、化工和石化。國家能源局介紹說,上述六大行業今年前5個月合計用電量8873億千瓦時,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48%,同比增長10.5%,低于全社會用電增速1.5個百分點,分別低于三產、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增速4.5個和1.8個百分點。
國家能源局介紹說,上述六大高耗能行業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貢獻率高達42.7%。即全國用電需求增長的12個百分點中,有5.1個百分點是六大高耗能行業拉動的,分別為:1.3、1.5、1.2、0.5、0.5和0.1個百分點。
中國的電力
6月29日公布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內蒙古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基地和新型化工基地的定位,為全面破解內蒙古能源困局送來了一場及時雨,區內能源戰線廣大干部職工無不歡欣鼓舞,奔走相告。
破除內蒙古能源發展瓶頸
內蒙古電力行業協會秘書長張翼展向本刊記者介紹,截至5月底,內蒙古電力總裝機容量達6849.5萬千瓦,居全國第一;同時,煤炭產量也位列全國第一。
與國家煤炭、電力第一大省地位所不匹配的是,盡管過去幾年內蒙古基礎建設有較大發展,但煤炭的鐵路外調能力僅為2.5億噸,而在過去的2010年,內蒙古外送煤炭超過4.5億噸,大量的煤炭外調任務流向了公路。這樣造成了G6(京
環保部、國家發改委多位權威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證實,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7月即將召開會議,五年一度的全國環保大會也將在三季度召開。在這期間,將有一系列涉及節能減排的重大政策文件出臺。緊接著,今年初全國人大通過的《十二五規劃綱要》中的節能降耗和污染物減排的全國性指標,將分解至各地區、各行業。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為規范國內煤炭開發秩序,保護和合理利用煤炭資源,國家發改委即將實施新的《煤炭礦區總體規劃管理暫行規定》。
國家能源局煤炭司規劃處處長夏興表示,作為國家對煤炭礦區總體規劃和煤礦項目前期開展準備工作的基本依據,2004年版本的總體規劃已經不能夠適應當前形式的要求。
夏興:各地發改委在重復地修編《礦區總體規劃》。礦區的地質勘探面積過大,勘探程度不夠。礦業權設置比較混亂,特別是現在井田的劃分不太規范,小礦多了,對環境的污染也是比較大的。這次就特別提出一個礦區一個主體。
新規定將之前規劃中,小型礦區的規模從年產200萬噸提高到年產300萬噸。新增了對礦區開采的必要性、礦區發展對地方經濟的作用進行前瞻性分析,以及礦區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和節能減排等情況的分析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