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國家發改委19日發布我國首個《低碳產品認證管理暫行辦法》,今后國家將建立統一的低碳產品認證制度。實行統一的低碳產品目錄,統一的標準、認證技術規范和認證規則,統一的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
《辦法》規定,產品生產者或者銷售者可以委托認證機構進行低碳產品認證,認證機構應當依法設立,從事碳排放審定或者核查相關工作3年以上,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及《認證機構管理辦法》等相關部門規章規定的條件,經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批準后,方可從事低碳產品認證活動。低碳產品認證證書的有效期為3年,有效期屆滿前,應當依據低碳產品認證規則的規定進行再認證。
發改委稱,國家低碳產品認證的產品目錄,將由發改委會同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制定、調整并發布。發
和曾經的汽車、半導體、互聯網一樣,太陽能光伏產業正經歷周期性震蕩,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目前在冊的太陽能光伏企業有750多家,這輪洗牌過后,幾乎所有企業都將掉到地板上,誰趴著,誰蹲著,誰站著,取決于自身模式和內在能力。
對于歷史較短的中國太陽能光伏企業來說,產業發展經驗很少,對未來趨勢的把握,也更多靠自己摸索。晶澳能源控股有限公司CEO方朋稱,目前遇到的困難是暫時性的,往長遠看,還應樂觀。
最近兩年:2010年,行業增長速度大概135%,即使被稱作寒冬的2011年,仍有40%左右增長,同比其它行業,已相當之高。記者采訪了多位太陽能光伏企業的CEO及高管,把他們對太陽能光伏產業未來走勢的判斷與業界分享。
商業化步伐加快
20
社會期待已久的《頁巖氣發展規劃(2011—2015年)》3月16日在此間正式發布。規劃到2015年,基本摸清我國頁巖氣資源“家底”,并建成一批頁巖氣勘探開發區,初步實現規模化生產,頁巖氣產量達到65億立方米/年,同時突破頁巖氣勘探開發關鍵技術,主要裝備實現自主化生產,形成一系列國家級頁巖氣技術標準和規范,建立完善的頁巖氣產業政策體系。
國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氣司司長張玉清用“五年磨一劍”來形容該規劃的出臺。他表示,“頁巖氣革命”是改變能源格局的大事,也是維護我國能源安全的一件大事。為加快推動我國頁巖氣發展,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國家能源局研究制定該規劃,主要任務是探明儲量,掌握勘探開發技術。
據介紹,頁
從商務部獲悉,上周(3月4日至10日)其重點監測的生產資料市場價格小幅回落。與前一周相比,礦產品、能源、有色金屬、化工產品、橡膠、鋼材、農資、建材價格下降,輕工原料價格持平。
上周能源價格下降0.8%。其中,焦炭、原油、原煤價格比前一周分別下降2.6%、2%和0.3%。
天氣轉暖,北方取暖用煤需求減弱,原煤價格小幅下降。其中,褐煤、煙煤、無煙煤價格比前一周分別下降0.4%、0.4%和0.2%。同時,煤炭進口量增長,市場供應充足。海關統計,前兩個月我國煤炭進口量5385萬噸,同比增長34.3%。春季,工業領域能源需求增長,預計后期煤炭價格走勢趨穩。
中新網3月15日電 國家能源局網站今天發布2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數據顯示,2月份,全社會用電量31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82%。
1-2月累計,全社會用電量702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32%,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129億千瓦時,增長3.91%;第二產業用電量5073億千瓦時,增長11.41%;第三產業用電量852億千瓦時,增長15.88%;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971億千瓦時,增長15.37%。
1-2月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735小時,同比增加6小時。其中,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76小時,同期增長55小時;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835小時,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2月,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正式投產)1231萬千瓦,其中水電48
甘肅近年來在酒泉市建設了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打造“陸上三峽”。按照規劃,2015年裝機容量將達到1270萬千瓦。國家電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安全總監馮書安日前表示,風電產業推動了甘肅新能源建設快速發展。“2010年底,酒泉風電裝機已達到516萬千瓦,省內13座風電場發電量達到20.7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5.39%。”
“十二五”期間,甘肅酒泉千瓦級風電基地的建設及外送,隴東煤電基地的建設與外送,隴南、甘南大規模水電群的開發與外送等問題都迫在眉睫,甘肅將加快建設特高壓智能電網,解決風電外送問題。“預計到‘十二五’末,甘肅電網總裝機容量將達到5000萬千瓦以上,其中風電裝機1700萬千瓦以上,太陽能100萬千瓦以上。繼續加快建設特高壓智能電網,可以提升對不同清潔能源的接納能力,為清潔能源的發展提供高效的發展平臺。”
在庫存的回落和需求的穩步回升下,環渤海動力煤價格結束了17周的下跌,在本周出現上漲。《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海運煤炭網指數中心了解到,截至3月14日,環渤海動力煤指數報收773元/噸,較前一期上漲1元/噸,漲幅0 .13%。其中,秦皇島港發熱量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交易價格的中準水平回升至770元/噸,比“電煤”最高限價水平低30元/噸。
本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的運行結果表明:價格持平港口規格品占全部港口規格品的比重由前一周的54.2%提高到了66.7%,主流趨勢有所增強;同時,價格上漲的港口規格品數量繼續多于價格下降的港口規格品,表明該地區市場動力煤交易價格的天平略向“上漲”傾斜。
煤炭行業專家李學剛分析認為,電煤消費回升、港口庫存降至合理水平等促進環渤海地區動力煤市場轉暖的積極因素繼續顯效,促使
中國風電建設步伐加快。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施鵬飛稱,目前中國已在7個省區打造8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該8個基地分別位于甘肅酒泉、新疆哈密、河北、吉林、內蒙古東部、內蒙古西部、江蘇、山東等風能資源豐富地區。
“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規劃和建設,將保證中國2020年1億千瓦風電基地生產的電能輸出和消納,實現國家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中的目標。”他表示。
據悉,甘肅酒泉地區第一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二期建設已開始著手,目前正在解決向華北電網輸電的問題。
中國制定的目標是風電裝機容量在2020年達到1億千瓦,但業內人士估計屆時的總裝機或可達到1.5億-3億千瓦,今后10年平均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