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為進一步規范風電安全工作,國家電監會于3月1日發布了《關于加強風電安全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分別從風電場的設計、建設、并網、運行、調度、監管六個方面提出明確要求,旨在加強風電安全工作的全過程管理。
近年來,中國風電的發展已經步入大規模集中接入、高電壓遠距離輸送的新階段,電網及風電場的安全穩定運行面臨著巨大壓力。在2011年連續出現風電大規模脫網事故之后,國家電監會組織開展了全國風電安全檢查和一系列專題調研工作,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梳理和分析,編制形成了《意見》。
《意見》要求從風電場設計與設備選型源頭加強安全管理,明確了風電場設計及風電
? 2011年,我國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國家頒布了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印發了《“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出臺了新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國家能源局編制提出了“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水電發展規劃及新能源發展規劃等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并廣泛征求意見。日本發生了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后,國際上對核電發展出現不同聲音。?
在2010年編制提出《電力工業“十二五”規劃研究報告》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推動電力規劃研究成果納入國家能源和電力“十二五”規劃,促進電力行業科學發展,中電聯2011年牽頭開展了電力工業“十二五”規劃滾動研究工作。
滾動研究按照我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對電力的要求以及國家今年出臺的涉及電力發展相關政策法規,參照國家能源、水電等“十二五”規劃征
記者從山西省經信委了解到,“十二五”期間,山西省將累積增加約2600億元,用以投資新能源產業。
新能源產業被列為山西省重點培育發展的戰略性新型產業之一。山西省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十二五”期間,將積極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發展和煤層氣、焦爐煤氣、煤基合成油等能源新型化利用,全力將新能源產業培育成為新型支柱產業。
據介紹,“十二五”期間,山西省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目標是,培育包括晉煤集團、潞安集團等在內的一批龍頭企業,做大做強5條產業鏈,打造7個百億級新能源產業基地,建成一批新能源開發利用和基礎設施重大項目。
根據規劃,到2015年,山西省新能源產業累積增加投資約2600億元,增加社會就業崗位20萬個以上,實現年銷售收入2500億元以上。
“通過發展非化石能源、降低供電煤耗和線損等途徑,與2010年相比,2015年我國電力工業每年將節約標煤2.64億噸,減排二氧化碳6.55億噸,減排二氧化硫565萬噸,減排氮氧化物248萬噸;與2015年相比,2020年我國電力工業每年節約標煤2.73億噸,減排二氧化碳6.76億噸,減排二氧化硫584萬噸,減排氮氧化物256萬噸。”
這是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近日發布的《電力工業“十二五”規劃研究報告》中所進行的估算,而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是加大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優化發展煤電,加強電網建設,發展智能電網,采取綜合措施,提高能源效率。
智能電網架起大通道
“十一五”期
中新社北京3月3日電 近年來,中國煤電企業因電煤價格持續上漲帶來的成本上漲壓力得不到有效疏導,生產經營面臨嚴重困難,保障社會經濟穩定運行的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受到影響,已引起各方高度重視。中國有關方面正致力優化發展,走出煤電企業虧損困局。
記者今日自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獲悉,2010年在中國宏觀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的大環境下,中國電力行業利潤整體增加,但呈現出供電、水電、煤電分行業分布不均、時空分布不均的特點。煤電企業虧損額比上年繼續擴大,由于煤炭價格繼續保持高位,電煤供應得不到有效保證,部分省份已經出現了因機組缺煤停運、不得不限制用電負荷的極端情況。
據介紹,盡管2010年煤電利用小時數同比增加166小時,煤電發電量同比上升一成四,但2010年1到11月,受同期煤價增幅較大影響,煤電企業利潤總額同比
工信部3月4日印發《2015年工業綠色發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方案提出,提升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提升重點行業能效水平,加強對重點區域工業清潔生產工作的指導。
作為主要目標,方案提出,到2015年底,減少煤炭消耗400萬噸以上。指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等重點工業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預計全年削減二氧化硫7萬噸、氮氧化物6萬噸、工業煙(粉)塵4萬噸、揮發性有機物2萬噸。建立覆蓋2000家以上重點用能企業的全國工業節能監測分析平臺,實現對試點地區工業能耗數據的動態監控及預警預測。推進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建設,完成鋼鐵、建材、石化等200家企業能源管理中心項目驗收工作,新啟動100家項目建設。在通信、金融、電力等部門啟動30家綠色數據中心試點建設。初步建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
以EMC為主的余熱利用模式,在“十二五”期間將在我國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領域扮演重要角色。但融資瓶頸正影響著這一市場的快速發展。業內人士建議,國家應在融資政策上向這類集節能和服務兩個產業于一身的企業進一步傾斜。
5年千億市場規模
剛剛公布的2011年GDP能耗結果并不理想。
據國家統計局2011統計公報顯示,2011年我國全年能源消費總量34.8億噸標準煤,萬元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下降2.01%,未達到2011年單位GDP能耗較上年下降3.5%的目標。
盡管大多數專家預測,“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增速較“十一五”時期將有所放緩,但每年8%以上的增速,仍意味著降低單位GDP能耗存在巨大壓力。
緊隨其后,工信部對
? 全國兩會已經拉開序幕,熱點話題往往與國家發展戰略密切相關。如果說2011年國家的重要任務是防通脹,那么,隨著CPI逐月回落,保增長無疑將成為今年兩會的重大議題之一。而推動產業升級轉型,無疑又是保增長的利器。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推動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受到兩會代表的高度關注。??
政協委員呼吁啟動國內光伏市場????
????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四川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就表示,我國經濟升級轉型走到關鍵階段,改變能源消費結構已迫在眉睫,建議放寬行政審批,盡快制定相關標準,加快啟動太陽能光伏市場發展。此外,記者通過多個渠道獲悉,《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核電
近期,國家能源局發布《煤層氣勘探開發行動計劃》,計劃明確2015年及“十三五”期間我國煤層氣產業發展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及組織措施。其中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新增煤層氣探明地質儲量1萬億立方米;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量力爭達到400億立方米。
計劃提出,400億立方米的抽采目標中,地面開發200億立方米,基本全部利用;煤礦瓦斯抽采200億立方米,利用率60%以上。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3-4個煤層氣產業化基地,重點煤礦區基本形成煤層氣與煤礦瓦斯共采格局。
計劃明確今后一段時間我國煤層氣開發利用的重點任務。一是分區域分層次開展勘探,加快沁水盆地和鄂爾多斯盆地東緣勘探,推進新疆、云貴等地區勘探,加強煤礦區資源綜合勘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