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電 國家電監會透露,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勢頭更加穩定及經濟結構調整、節能減排等各項政策措施進一步見效,初步預計除一些地區、有些時段存在缺口外,今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
今日來自國家電監會的信息顯示,2010年中國電力監管的力度、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為電力安全保障和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做出了貢獻。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中國電力工業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電監會有關人士表示,雖然今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但由于電力發展體制性矛盾與結構性矛盾交織、資源約束與環境約束并存、自然災害風險與企業經營風險疊加,今年的電力供需仍然存在不確定性,火電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可能繼續下降。同時,當前電煤價格仍在高位運行,電煤供應依然緊張,一些地區發電用煤庫存告急,燃煤發電企
新華社北京1月20日電 國家統計局20日發布數據,初步測算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3979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個百分點。
“2010年,我們有效鞏固和擴大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成果,國民經濟運行態勢總體良好。”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分季度看,2010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11.9%,二季度增長10.3%,三季度增長9.6%,四季度增長9.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為40497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186481億元,增長12.2%;第三產業增加值171005億元,增長9.5%。
農業生產穩定增長,工業生產平穩增長。2010年全國糧食總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8日上午在國務院第五次全體會議上,提到重點做好煤電油氣運協調工作,確保城鄉居民生活和企業正常生產的能源供應。
在會議上,溫家寶提出要搞好經濟運行調節。重點做好煤電油氣運協調工作。穩定煤炭供應,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確保城鄉居民生活和企業正常生產的電力供應。組織好成品油調運,增加柴油供應,保障天然氣供給。努力做好春運工作,精心組織好旅客運輸,特別要保證農民工和學生安全、便捷、順利回家過年。
“2014年解決用氣荒,不僅需要提高供給,還要加強調控。”在1月13日召開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如何應對天然氣“氣荒”成為國家能源局在2014年需要面對的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在增加天然氣供應的措施中,煤制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的開發將加快推進。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披露,初步規劃到2020年,要煤制氣500億立方米以上,占到國產氣的12.5%。
煤制氣緩解“氣荒”
按照2014年能源工作會議的要求,2014年能源工作的首要任務是轉變能源消費方式,嚴格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過快增長。
國家能源局初步統計顯示,2013年,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為6
國家能源局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532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5%,增速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
分產業看,2013年第一產業用電量1014億千瓦時,增長0.7%;第二產業用電量39143億千瓦時,增長7.0%;第三產業用電量6273億千瓦時,增長10.3%;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6793億千瓦時,增長9.2%。
2013年,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4511小時,同比減少68小時。其中,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318小時,減少273小時;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5012小時,增加30小時。
2013年,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正式投產)9400萬千瓦,其中,水
新華網北京1月17日電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17日發布數據,2010年我國電力規模繼續擴大,截止到2010年年底發電裝機容量達到9.62億千瓦,經計算較上年增長10.07%,5年來年均增長13.22%。
中電聯發布的“全國電力工業統計快報”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96219萬千瓦,同比增長10.07%,增速與上年基本持平。
電源結構有所改善。比重最大的火電裝機容量達70663萬千瓦,繼續向著大容量、高參數、環保型方向發展,年底全國在運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達33臺,還有11臺在建。
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上升至26.53%。其中,水電開發步伐加快,裝機容量突破2億千瓦,達21340萬千瓦。核電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達1082萬千瓦,在建規模達26臺2914萬千瓦。全
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已探明煤炭資源儲量達到7413.9億噸,居全國第一位。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提供的消息稱,初步估算,過去5年新增煤炭資源儲量5100億噸,全區煤炭資源的家底已基本摸清。
作為全國原煤生產第一大省份,內蒙古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內蒙古自治區煤礦安全監察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內蒙古生產原煤7.82億噸。
“十一五”期間,內蒙古累計地質勘查投入1403.8億元,其中非油氣礦產投入296.8億元,是“十五”期間投入的兩倍;石油天然氣勘查開發投入1107億元,占全國的十分之一。
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廳長白盾說,過去5年,內蒙古地質勘查專項資金的建立進一步降低了商業性礦產勘查風險,引導和拉動地勘單位、企業、社會投資投入找礦,多渠道籌集資金的措施,就像一根根杠桿,撬動了資金,也
新年伊始,云電“走出去”傳來好消息,截至2010年12月21日,紅河電網對越送電通道累計完成對越南送電量100.46億千瓦時,創匯5.123億美元,創下了河口口岸向越南出口電力的一個新高點。
云電送越,是云電“走出去”的先行項目,也是我國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的第一個電力聯網項目,對優化大湄公河次區域電力資源配置,激活次區域電力市場產生了重要影響。
近年來,云南電網公司著力發揮地緣優勢和資源優勢,大力推進區域內資源的優化配置,積極拓展境外電力貿易市場,穩步推進大湄公河次區域電力貿易與合作,走出了一條電力跨境聯網貿易的成功之路。
從2004年9月28日,第一個對越送電項目——云南河口至越南老街110千伏聯網工程的順利投產,強大的電流從云南邊境的河口縣跨越江河,與河對岸的越南老街電網相連
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強電力企業安全風險預控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
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中國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集團公司,中國電建、能建集團公司,有關電力企業:
為進一步深化“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實現電力安全生產的系統化、科學化、標準化和精細化管理,提高電力企業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各類電力事故的發生,現就加強電力行業安全風險預控體系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和建設目標
(一)總體要求。準確把握電力生產的特點和規律,深入研究如何在現有安全管理基礎上提升安全管理的系統性、前瞻性、可控性,探索適合電力行業生產實際的、基于風險的,系統化、規范化與持續改進的安全風險管理模式,逐步構建一套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