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2015年1月,深圳啟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全國電力市場化改革又邁出重要一步。隨著輸配電價改革的推進,我國將逐步推進銷售電價市場化改革,逐步增加電力用戶選擇權,同時將一次能源價格變化信號及時傳導至銷售電價,使價格信號合理反映市場供求、資源稀缺和環境損害成本——
2015年1月1日,深圳市如期啟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將現行電網企業依靠購、售電獲取差價的盈利模式,改為對電網企業按有效資產實行總收入監管,公布獨立的輸配電價。
這一改革釋放出了電價改革開始提速的重要信號,標志著我國對電網企業監管方式出現重大轉變,將為更大范圍的輸配電價改革積累經驗,為進一步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創造有利條件。
電網轉做“服務商”
長期以來,我國電網實行輸、配、售一體,輸配電價包含在銷售電價中,體現為平均銷售電價與平均
2014年全年單位GDP能耗大體上將下降4.6%到4.7%
日前,隨著“史上最嚴”《環保法》的正式實施,我國的節能環保工作也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2014年全年單位GDP能耗大體上將下降4.6%到4.7%,現在看來能夠超額完成任務。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也表示,預計2014年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左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同比下降5.8%。“十二五”前四年,工業能耗、水耗累計下降21%和28%左右,基本上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目標。“十二五”前四年,預計累計淘汰煉鋼、煉鐵、水泥、平板玻璃落后產能分別達到7500萬噸、6900萬噸、5.7億噸和1.52億重量箱,大幅度超額完成“十二五”淘汰目標。 <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石化)29日在北京發布了《中國石化頁巖氣開發環境、社會、治理報告》(即頁巖氣ESG報告),這是中國首個頁巖氣開發環境、社會、治理的專題報告,這在國際同行中位居前列。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焦方正介紹,“ESG”分別代表Environment(環境)、Society(社會)和Governance(治理)三個英文單詞。《報告》重點介紹了中國石化在頁巖氣開發中的ESG理念和實踐,公布了中國石化在環境監測與環境監理、社區溝通和諧共建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涪陵頁巖氣田的開發進展、水平鉆井和水力壓裂技術創新等情況。
2014年7月,經國土資源部審定,中石化所屬的涪陵頁巖氣田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067.5億立方米,為中國首個大
2016,“十三五”開局之年。電力體制改革風起云涌,電力市場獲得實質性突破。
1月28日,繼云南、貴州兩省之后,山西省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獲得批復;
3月1日,北京、廣州兩國家級電力交易中心分別掛牌;
5月20日,廣西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獲得批復。
自此,我國省級電力市場建設進一步提速。下半年,甘肅、河南、新疆、山東、北京、海南、湖北、四川、遼寧、陜西、安徽、內蒙古、寧夏、上海、天津、青海、湖南,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紛紛獲得批復。截至目前,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已經達到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電改列車呼嘯而過的2016,我國電力市場正在經歷著有史以來最深刻的變革,我國電力市場也迎來屬于自己最好的時代。
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全面落實中央9號
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統計表明,“十一五”以來,內蒙古風電并網裝機容量5年增長50倍,風電并網裝機容量猛增到2010年底的870萬千瓦,一直居全國首位。2011年,內蒙古有望成為中國首個風電裝機突破千萬千瓦省份。
內蒙古風能總儲量居中國首位,技術可開發量達1.5億千瓦。2010年,內蒙古風力發電177.2億千瓦時,全區風電并網裝機容量占到全國1/3左右,風能資源和風電并網裝機都排名全國第一,被國家確定為“風電三峽”基地。目前內蒙古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達2678小時,比全國平均數高出817小時,達到全世界領先水平。
2011年全國煤炭產運需銜接正式結束。記者昨日從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獲悉,截至去年12月31日24時,2011年全國煤炭產運需銜接總量達到了15.4721億噸,這一銜接總量超過發改委今年計劃全國跨省煤炭銜接總量9.32億噸達6.1億噸。而根據此前計劃,2011年煤炭合同匯總工作將于今日(1月4日)正式開始。
超出計劃總量6億噸
發改委于2010年12月6日正式下發2011年煤炭產運需銜接的相關文件,按照文件要求,2011年全國跨省煤炭總銜接量93200萬噸,煤炭產運需工作截止日期為2010年12月31日24時。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24日,2011年煤炭產運需銜接的簽約量僅占總銜接量的24%,此前外界曾擔心煤炭企業因發改委限價而不愿簽署合同。但在臨近結束的兩
據央視《新聞聯播》、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中國科學家在核研究上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實現了核動力堆中燃燒后的核燃料的鈾、钚材料回收。而如果能將钚材料在動力堆上實現循環利用,這意味著在現有核電規模下,中國已經探明的鈾資源從大約只能使用50到70年,變成了足夠用上3000年。
這項技術的專業名稱叫“動力堆/乏燃料/后處理技術”。專家介紹,核電站發電是通過核燃料在核反應堆中發生裂變反應放出能量。和火力發電站要不斷加煤一樣,當核燃料維持不了一定的功率時,也需要更換。這些被換下來的核燃料組件,就叫做乏燃料。通俗地說,乏燃料類似于火力發電站中的“煤渣”,但是它又絕對不是“煤渣”,而是“大寶貝”。
因為當今世界的核電技術下,核燃料都只燃燒了3%~4%左右,就維持不了額定功率了。而這些核燃料在燃燒過程中,還會產生新的核燃料。中核集團后處理
據新華社電,中國政府近日批準頁巖氣為新的獨立礦種,國土資源部將按獨立礦種制定投資政策,進行頁巖氣資源管理,推進該清潔能源開發。
頁巖氣是指賦存于富有機質泥頁巖及其夾層中,以吸附和游離狀態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規天然氣,成分以甲烷為主,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資源和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居民燃氣、城市供熱、發電、汽車燃料和化工生產等。頁巖氣生產過程中一般無需排水,勘探開發成功率高,具有較高的工業經濟價值。中國頁巖氣資源潛力大,初步估計中國頁巖氣可采資源量在31萬億立方米,與常規天然氣相當。
據悉,中國將引進多種投資主體,制定相關支持政策,推進頁巖氣勘查開采進程,盡快實現頁巖氣規模開發,以緩解中國油氣資源短缺,改變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供應。
國家能源局政策法規司司長曾亞川在近日召開的第四屆“能源·電力·發展”論壇上指出,當前我國能源發展面臨六個方面的突出矛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未來八年,能源改革發展的形勢十分嚴峻,任務非常艱巨;如不進行重大改革,不徹底轉變發展方式和理念,將難以完成支撐小康社會建設的歷史任務。
曾亞川所說六大突出矛盾包括:內部需求快速增長與外部壓力日益加大的矛盾。從內部看,我國人均GDP去年剛超過5千美元,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的關鍵階段,城鎮化率從目前的51%增長到2020年的60%,城鎮居民要增加1.6億人以上,這將是推動未來能源電力消費增長的重要力量;現階段我國的經濟結構和在國際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也決定了我國能源電力消費總量還將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長。但從外部看,縱觀世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