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一中美AV一中文字慕,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黨群建設

THE CONSTRUCTION OF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黨群建設 ? 專題聚焦

以斗爭精神立身立業立信 用斗爭實踐擔起職責使命

2023-01-04 閱讀次數:1565 新聞作者:環球人物網 張俊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是一次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的大會,在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具有極其重大的歷史意義。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報告,主題鮮明、思想深邃,視野宏闊、氣勢磅礴,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必將極大地促進全國各族人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極大地凝聚全體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團結奮斗。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站上新起點,開啟新征程,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復雜,甚至是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中流擊水,勇進者勝。唯有偉大斗爭,方能贏得偉大勝利。習近平總書記在許多重大場合反復強調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極端重要性。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斗爭精神置于重要位置:面向全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三個務必”,其中之一就是“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面向未來,“堅持發揚斗爭精神”是黨帶領人民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之一。黨的二十大還將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的內容寫入黨章。2022年10月27日,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前往陜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特別指出“全黨同志要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堅決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由此可見,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是黨在新形勢下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

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品格

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偉大斗爭史,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七十多年前,毛澤東同志帶領中國共產黨人從西柏坡出發“進京趕考”時,以“兩個務必”告誡全黨;今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歷史節點上,習近平總書記對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提出了“三個務必”的歷史性升華。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傳承的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不變的是對風險挑戰的歷史清醒和正確判斷,昭示著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強大斗爭精神。在這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關鍵時刻,面對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新形勢,我們只有完整、準確、全面把握新時代斗爭精神的核心要義,才能知重負重、苦干實干,在亂云飛渡中把牢正確方向,在風險挑戰面前砥礪膽識,激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信心和動力。

斗爭是一門哲學。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斗爭是推動矛盾發展變化直至解決的根本動力,是推動事物由量變到質變、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內在動力。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斗爭也就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歷史辯證法也揭示,社會是在螺旋式上升中前進的,斗爭是人類社會發展運動規律的一個基本現象。毛澤東同志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指出:“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長都是要經過艱難曲折的。在社會主義事業中,要想不經過艱難曲折,不付出極大努力,總是一帆風順,容易得到成功,這種想法,只是幻想。”馬克思主義者向來就不諱言斗爭,我們黨誕生于國家內憂外患、民族危難之時,一出生就銘刻著斗爭的烙印,一路走來就是在斗爭中求得生存、獲得發展、贏得勝利。今天,我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面臨的形勢之復雜、斗爭之嚴峻、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艱巨世所罕見、史所罕見。前進道路上的矛盾與斗爭是客觀存在,躲不過、繞不開的,我們必須正視矛盾、直面斗爭,唯有主動迎戰,堅決斗爭,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贏得尊嚴、求得發展。

敢于斗爭是一種擔當。斗爭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更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品格和歷史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歷經磨難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風骨和品質?!倍窢幘褙灤┯谥袊锩?、建設、改革各個時期。斗爭精神絕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斗爭精神是具體的、實踐的,中國共產黨人面對矛盾沖突、艱難險阻是否敢于斗爭,本質上體現的是擔當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共產黨人的斗爭,從來都是奔著矛盾問題、風險挑戰去的?!睂τ诟鞣N風險挑戰,“只要來了,我們就必須進行堅決斗爭,而且必須取得斗爭勝利”。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責任與擔當。惟其艱難,方顯勇毅?;厥仔聲r代十年,面對影響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黨中央審時度勢、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義無反顧地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一仗接著一仗打,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展望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我們既面臨難得機遇,也面對嚴峻挑戰,在這個關鍵當口,容不得半點兒停留、遲疑、觀望,必須勇于擔當、迎難而上、一鼓作氣、斗爭到底。

善于斗爭是一門藝術和本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斗爭是一門藝術,要善于斗爭?!蔽覀儾粌H要發揚斗爭精神,敢于斗爭,而且要掌握斗爭藝術,講求斗爭規律和策略方法,著力鍛造善于斗爭的過硬本領。不同地區、不同時段、不同行業面臨的風險挑戰是不一樣的,對癥下藥、精準施策是關鍵。以辯證思維分析研究各種重大斗爭,妥善處理好斗爭過程中的復雜關系,堅持增強憂患意識和保持戰略定力相統一、堅持戰略判斷和戰術決斷相統一、堅持斗爭過程和斗爭實效相統一,以辯證思維區分不同性質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推動其他矛盾的解決。堅持有理有利有節,合理選擇斗爭方式,把握斗爭火候,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在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斗爭中爭取團結、謀求合作,在斗爭中爭取共贏、促進發展。

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審計工作的前提基礎和內在要義

毛澤東同志深刻指出,“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爭”。審計機關是黨領導下的政治機關,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審計工作就是斗爭。審計作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問題導向,維護政令暢通,匡肅紀法剛性,促進反腐倡廉,揭示風險隱患,長于查錯糾弊,集政治性、政策性、專業性特征于一體,決定了審計工作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有效履行職責使命。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以審計精神立身、以創新規范立業、以自身建設立信的要義所在。

審計的政治屬性決定了審計工作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審計機關的本質屬性是政治機關,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不僅是審計機關的鮮明政治品格,也是審計工作的內在要求,還是審計干部的必備素質。我們要深刻把握審計的政治屬性,旗幟鮮明講政治,做到對黨絕對忠誠、絕對負責。要堅定斗爭意志,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敢于擔當、敢于碰硬,不抖機靈、不瞎琢磨、不能搖擺,在職責范圍內大膽監督,不管多大的問題,不管涉及誰,都要堅持原則、一查到底,用鐵面無私、敢審敢嚴詮釋對黨絕對忠誠、絕對負責。要堅持問題導向,始終秉持有問題沒發現就是失職、發現問題不報告就是瀆職的理念,使敢審敢嚴、真審真嚴成為習慣自覺,能夠發現問題、精準把握問題、善于揭示問題,科學提出建議,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忠誠衛士,更好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譜寫審計新篇章、展現審計新作為。

審計的職責屬性決定了審計工作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審計機關是監督部門,揭示問題是審計最基本職責,敢于擔當的職業精神和扎實過硬的專業能力,是審計的立身之本、發展之基。黨領導下的百年紅色審計史是一部頑強拼搏、砥礪奮斗的斗爭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審計堅持“為革命節省每一個銅板”“一兩糧食,一分錢都審查”,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不懈奮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審計工作寓于財政監察和財政管理之中,與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堅決斗爭,維護社會主義財政經濟秩序;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憲法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制度,審計與損失浪費斗爭、與重大違紀違法行為斗爭、與損害國家經濟安全和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問題斗爭,在實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審計工作,改革審計管理體制,審計作為黨直接領導下的權力監督制約制度安排,有效納入黨的體制,成為黨治國理政總體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查處了一批有重大影響的典型問題線索,揭示了一些影響經濟安全的重大風險隱患,鏟除了一些嚴重阻礙改革發展的“毒瘤”,推動解決了一些長期未解決的“頑瘴”,懲治了一批侵害群眾切身利益的“蠅貪”,為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作出了應有貢獻。立足新階段新任務新要求,審計要推動解決的問題更為多元、更為復雜、更為深層,更需要我們發揚斗爭精神,不畏權、不畏難、不畏繁,迎難而上、攻堅克難,一體推進揭示問題、規范管理、促進改革,緊扣“國之大者”強化監督,緊扣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強化監督,緊扣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強化監督,緊扣增進民生福祉強化監督,緊扣規范權力運行強化監督,及時揭示黨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中存在的重大問題、經濟社會運行中的各種風險隱患,以及財政資金分配、國有資產處置、公共資源交易中的重大違紀違法問題,及時反映改革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更好服務保障現代化建設大局。

審計的專業屬性決定了審計工作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審計以揭示問題為天職,斗爭性是審計的基本特質。審計工作的過程就是發現疑點、驗證事實,與違紀違法違規的人和事斗智斗勇,進而去偽存真、除惡務盡的斗爭過程。實踐中,審計工作絕非僅僅是“一審二幫三促進”的和風細雨,與被審計單位之間的斗爭也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在收集審計資料時,有的常用一“拖”字訣來擾亂審計工作節奏;在談話調查時,有的總會避重就輕、顧左右而言他,裝作“凡事我不懂”“凡事別問我”的“大智若愚”相;在征求意見時,有的經常是“泥牛入?!辫脽o音信;在督促整改時,有的也會偶爾擺出一副“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的置之不理態度。這些都需要我們保持斗爭銳氣、淬煉斗爭本領,堅持以斗爭求勝的決心和定力,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劍,在危急關頭敢于挺身而出,在各種歪風邪氣面前敢于擺明立場。同時,要講求斗爭藝術、斗爭技巧,要和被審計單位斗而不破,以頑強的斗爭意志和高超的斗爭手段,把斗爭貫穿審計全過程各環節,推動審計工作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在審計實踐中錘煉頑強斗爭精神和過硬斗爭本領

踏上新征程,審計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黨中央對審計寄予厚望,人民群眾對審計充滿期待,審計既要敢作敢為,更要善作善成。更好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斗爭精神是前提,果敢勇氣的態度、高超本領是支撐。光有一腔熱情是不夠的,憑有一番膽識也是不行的,只有練就頑強斗爭精神和過硬斗爭本領,才能不辜負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們的期望和重托。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要持續加強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著力增強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能力,努力建設能堪重任、可堪大用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夯實思想根基,鍛造果敢勇氣。發揚斗爭精神要在學深悟透中不斷夯實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思想根基和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發展史是一部與各種錯誤思想斗爭的歷史,充滿了斗爭的智慧與藝術,學懂弄通悟透馬克思主義,掌握蘊含其中的斗爭規律與思想藝術,就能獲得方法論指導,就能補鈣壯骨,增強斗爭的底氣、生氣與骨氣。我們要把馬克思主義斗爭哲學作為必修課,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在學懂弄通上下功夫。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斗爭精神的重要論述,善于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蘊含的斗爭立場、觀點及方法,觀察、分析和解決斗爭中遇到的問題,堅決克服不愿斗爭的“軟骨癥”、不敢斗爭的“恐懼癥”、不會斗爭的“無能癥”和回避斗爭的“妄想癥”,把對斗爭的認識提升到對黨忠誠、對審計事業忠誠的高度上來,把對斗爭的理解與審計職責使命和具體工作結合起來。審計做的是“唱黑臉”的工作、干的是“得罪人”的事情,如果不得罪違紀違法分子,就必然辜負黨、得罪人民;如果缺乏斗爭意志,甘當“和事佬”“稻草人”,審計的職責使命虛化無力,審計監督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也會蕩然無存,艱辛努力贏得的尊重也不可能長久,坐而論道的清談客、怕見風雨的泥菩薩看起來你好我好一團和氣,其實是讓人看不起,也是經不住考驗的。

秉持科學態度,掌握策略方法。斗爭的實質就是認識、分析、解決矛盾問題,促進事物向前發展的過程。不管不顧、橫沖直撞不是斗爭精神,弄權耍橫、盛氣凌人也不是斗爭精神,撩貓逗狗、嘴欠亂說更不是斗爭精神。我們的斗爭精神必須有斗爭本領來支撐,要能夠合理選擇斗爭方式、把握斗爭火候、講求斗爭藝術、把握斗爭策略,實現斗爭精神與文明審計的協調統一。第一,斗爭要科學研判形勢。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戰略安排,對未來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戰略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進入各種風險挑戰不斷積累甚至集中顯露的時期,面臨的斗爭不會少,要求我們對潛在的風險要有科學預判,知道風險在哪里、表現形式是什么、發展趨勢會怎樣。要牢牢把握斗爭的立場、方向和原則,心懷“國之大者”,自覺從講政治的高度領會把握落實審計工作各項要求,不斷提升用政治眼光觀察和分析經濟問題的能力,善于從政治上把握標尺、站穩立場,從政治上分析問題、增強定力,從政治上謀劃工作、擔當作為。第二,斗爭要認準對象。只有找準對象,我們才能有的放矢制定斗爭策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斗爭的對象是所面臨的矛盾、風險挑戰,是要揭示的違紀違法違規問題,而不是被審計單位的黨員干部,如果把審計組和被審計單位絕對對立起來,見誰都橫眉冷對,溝通起來一味魯莽沖動、逞強好勝,那就是找錯了斗爭對象。要充分釋放審計在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中的作用,發揮審計“利劍”作用,著力揭示重大違紀違法問題、違反財經紀律問題和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第三,斗爭要講究策略方法。斗爭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審計工作既是與事打交道的工作,也是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對事要講求認真,堅持由事及人,拿出“不撞南墻不回頭”的毅力和決心去深挖問題線索;對人要講求策略,善于區分矛盾主次,正確辨析主觀客觀,時刻保持謙虛謹慎,做到“交換、比較、反復”,耐心溝通交流、虛心聽取意見,辯證看待問題,防止把片面當全面,心里要明白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跟,做到依法定論、以理服人,尤其是在工作作風和態度上,決不能出現不文明行為,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審計的聲譽和形象,珍惜來之不易的審計工作大好局面。

注重刀刃向內,勇于自我斗爭。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的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其中,重要的一條是“一些黨員、干部缺乏擔當精神,斗爭本領不強,實干精神不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仍較突出”。斗爭精神、斗爭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積極開展自我斗爭、自我革命。一是同自我慣性、惰性作斗爭。戰勝自我,從內心攻破自我,才能真正塑造自我。要對工作極端負責,把“時時放心不下”作為對待工作的最高標準、最強責任心,切實履職盡責,把工作做到極致、負責到底。要牢固樹立“抓而不緊等于不抓,抓而不實等于白抓”的責任意識,把每一件事抓緊、抓細、抓落實;要涵養“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懷境界,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千帆競渡、百舸爭流,不待揚鞭自奮蹄的生動景象。二是同能力短板作斗爭。審計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要有朝氣,我們不鼓勵一味盲目的“內卷”,更不縱容不求上進的“躺平”,要客觀面對工作中暴露出的能力和知識短板,及時查漏補缺,保持一種止于至善的價值追求和永不服輸的拼搏精神。要仔細對照侯凱審計長黨課中提到的典型案例,想一想哪些是我們查出來的,分量怎么樣?特別要正視存在的差距,比如我們的系統化積累性研究不足,對被審計對象的整體把握還不夠全面深入精準;我們的一些工作受慣性思維和慣性做法影響較大,判斷揭示問題思路角度還不夠開闊,就事論事、站位不高的問題還普遍存在;我們的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作風能力建設還不同程度存在短板弱項,不嚴不實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需要常抓不懈。三是與誘惑圍獵和歪風邪氣作斗爭。審計人員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會輿論環境魚龍混雜,圍獵和反圍獵的斗爭異常尖銳,要堅持從嚴教育、管理和監督審計干部隊伍,強化審計權力全過程監督,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堅決防止“燈下黑”。要筑牢紀律規矩防線,守住底線、不踩紅線。一些互聯網、社交軟件上還存在很多極具迷惑性、煽動性的錯誤言論和社會思潮,以及假借學術爭論、時事吐槽之名散布“低級紅”“高級黑”等歪理邪說,打意識形態“擦邊球”,面對這些問題,審計干部要自覺以斗爭精神錘煉自我,理想信念不動搖、大是大非不糊涂,在復雜嚴峻的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煉就一雙政治慧眼,永遠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

發揚斗爭精神是我們在新征程上必須具備的一種精神狀態、一種決心意志和一種素質能力。我們黨已經走過百年歷程,從建黨、建軍到成立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和困難挑戰。推動我們黨不斷向前的,不僅靠科學理論的指導、先進技術方法的支撐,更憑借偉大的斗爭精神。正是這種斗爭精神,不斷指引、推動我們走出困境、突破瓶頸,解決發展道路上遇到的各種問題。當前,京津冀特派辦正處于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關鍵時期,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差距和不足依然較大,還有很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我們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迎難而上、只爭朝夕,始終堅持“出成果就是講政治”,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在實現“大辦變強辦”的道路上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作者系審計署京津冀特派辦分黨組書記、特派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