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維護國家安全是重要前提。黨的二十大作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重要部署,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從戰略高度把握發展和安全的關系,堅持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走好安全發展之路,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是應對錯綜復雜國內外形勢的現實選擇。從國內看,雖然我國整體面貌已發生了巨大變化,制度優勢更加凸顯,已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科技、軍事等綜合實力迅速提升,但也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等問題,改革發展穩定面臨著復雜環境,矛盾問題疊加,風險挑戰不斷。我們要深刻認識國家安全面臨的復雜嚴峻形勢,正確把握重大國家安全問題,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努力開創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這是積極應對復雜嚴峻形勢的必然選擇,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治國理政中對國家發展和國家安全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有助于筑牢國家發展的安全屏障,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切實增強我國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體現了統籌發展和安全的戰略智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中注重對發展和安全的科學統籌,把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使其相互促進。強調把發展建立在可靠的安全基礎之上,以安全保發展。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如果安全這個基礎不牢,發展的大廈就會地動山搖。實現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必須依托國家的安全穩定。失去了安全保障,改革發展不可能順利推進,各種發展機遇以及發展取得的成果也會隨之喪失。強調增強發展的安全性,實現穩定的發展。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中,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力爭不出現重大風險或在出現重大風險時扛得住、頂得過,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增強發展的安全性。注重守住安全發展底線,突出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不斷完善安全發展體制機制。強調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其實質就是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實現發展邏輯與安全邏輯的統一,通過強大的國家安全實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保駕護航,牢牢掌握推進國家發展的主動權。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要提升保障高質量發展的安全治理效能。一方面,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和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協調推進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新安全格局。要改變傳統的發展思路,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通過國內國際雙循環提升發展成效,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同時,全面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扎實做好各領域國家安全工作,走好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開創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通過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新安全格局,更好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塑造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環境。另一方面,推動發展和安全深度融合,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既要推進經濟社會更加平衡充分的發展,通過發展提升國家安全實力,為國家安全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又要推動國家安全領導體制以及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各種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增強維護國家安全和塑造國家安全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作者單位:西北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