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為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五條重大原則之一,要求“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以人民為中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性質宗旨的必然要求,是黨的奮斗歷程和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本遵循。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
以人民為中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性質宗旨的必然要求
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斑^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薄豆伯a黨宣言》用“兩個絕大多數”向世人指明了無產階級政黨為人民大眾謀利益的價值取向和根本性質。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矢志不渝為人民幸福不懈奮斗。
毛澤東同志曾說,我們一切工作干部,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服務。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黨來自人民,黨的根基和血脈在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秉h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這是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所在。一百多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性質宗旨,堅持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使命,團結帶領人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風險挑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
以人民為中心是黨的奮斗歷程和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
一百多年來,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奮斗,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歷史充分證明,堅持人民至上,是我們黨取得輝煌成就的制勝法寶。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提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黨的七大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正式寫入黨章。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激發起人民群眾的無限創造力,凝聚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笨梢哉f,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踐行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
以人民為中心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本遵循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5個方面的中國特色,蘊含了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即“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這充分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展現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為美好生活不懈奮斗的信心和決心。
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人民是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的不竭力量源泉。切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贏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擁有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力量,贏得歷史主動、創造歷史偉業。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必須把握歷史發展大勢,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站穩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凝聚起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創造出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新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