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一中美AV一中文字慕,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黨群建設

THE CONSTRUCTION OF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黨群建設 ? 專題聚焦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3-11-07 閱讀次數:1629 新聞作者:《紅旗文稿》 唐洲雁 李曄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進一步強調,“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我們要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歷史和現實證明,高質量發展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路徑選擇。二者互為表征,統一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明確中國式現代化與高質量發展之間的邏輯關聯與內在一致性,把握好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方法論,才能穩步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一、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分析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條件,深刻把握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變化和規律,作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對為什么要高質量發展、什么是高質量發展以及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論述,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指明了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方向和總體思路,明確了中國式現代化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各個領域的重點要求與戰略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不是只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不能簡單以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必須實現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揭示了高質量發展的深刻內涵。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們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從頂層高度設計了我國未來發展的主題主線,指明了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方向。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走高質量發展之路,關鍵是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對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具有重大指導意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依靠創新發展提供動力,依靠協調發展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以綠色發展回應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以開放發展深化現代化的格局與發展空間,以共享發展實現現代化的價值追求。這就進一步說明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與推動高質量發展緊密相聯,都要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并通過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得以不斷推進和拓展。

二、高質量發展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特征和獨特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高質量發展,就談不上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一科學論斷充分說明了中國式現代化與高質量發展的內在一致性。中國式現代化具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即“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五個內涵特征同時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優勢。從這五個方面的特征和優勢中不難看出,其中的每一個特征和優勢都蘊含著對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事實證明,只有通過高質量的發展,創造出豐富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才能更好滿足超大規模人口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解決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所面臨的挑戰;只有通過高質量發展做大“蛋糕”,同時以高質量發展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才能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加美好、更有品質的生活,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只有通過高質量發展才能在實現物質富足的同時,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只用通過高質量發展推進高產出、高效益、低排放、低污染的增長,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避免走西方發達國家現代化進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道路;只有通過高質量發展推動“一帶一路”有序發展,在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聯動,增強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力量,才能避免走西方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實現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總之,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特征和獨特優勢必然要求走高質量發展之路,這是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唯一正確道路。

把堅持高質量發展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有機統一起來,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才能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特征和獨特優勢,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規律性認識與把握,是對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豐富和創新。它科學研判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一步明確了高質量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之間深層邏輯關系,標注了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性和規律性。

三、把握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方法論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高質量發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與其他幾個方面的要求是一個有機統一、相互貫通的整體。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的全面發展,通過高質量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惟其如此,這條道路才得以越走越寬闊。

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必須遵循一系列重大原則。這就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確方向,集聚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堅持深化改革開放,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堅持發揚斗爭精神,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各種困難和挑戰,確保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

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新的區域增長點,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當務之急,是要按照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牢牢樹立正確的思維意識。要有系統思維,科學進行整體構建,在宏觀層面做好頂層設計,從新發展理念到國內經濟體系,再到對外開放,構建起涵蓋經濟,延伸到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全方面的整體布局,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根本遵循。要有辯證思維,科學把握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處理好的若干重大關系,包括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的關系、戰略與策略的關系、守正與創新的關系、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活力與秩序的關系、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的關系等。同時,還要特別注意處理好質和量的關系,既把發展的立足點轉移到質的有效提升上來,又要在此基礎上長期保持合理的量的增長,從而進一步釋放社會發展活力,持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始終堅持問題意識,以問題為導向,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發展難題,以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成果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解決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還有很多。新時代,必須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系統掌握這一思想的基本觀點、科學體系,把握好這一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立足新的歷史方位,堅持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