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習貫徹新修訂的紀律處分條例為契機,在全黨開展一次集中性紀律教育,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點題的重大政治任務。《條例》是遵守紀律的基本標尺,是每一名黨員干部的必修課、常修課。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的紀律部隊,在抓好自身學習教育的同時,還要積極服務保障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加強對《條例》的宣傳闡釋,以點帶面、學用結合,推進紀律教育走深走實。
從這些年我們市案件查處情況看,有些能力較強的黨員干部之所以會觸犯紀律,一個重要原因是對黨規黨紀學習不上心,對紀律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理解掌握不夠深入。還有一些黨員干部對廉潔紀律學得多,片面地認為自己在廉潔上不出問題就行,對其他紀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這都讓我們認識到黨紀學習教育的重要性,決心以學習《條例》為契機,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真正從思想上對黨紀學習重視起來,搞清楚紀律規矩是什么,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政治紀律是六項紀律之首,首先要突出抓好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教育,才能帶動各項紀律學習教育不斷深化。一些黨員干部對政治紀律的學習主要體現在字面概念上,沒有很好地把自己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從查處案例情況看,全市違反政治紀律問題主要集中在對抗組織審查等類型,違反政治紀律其他方面的典型案例挖掘不夠,開展專門政治紀律的警示教育較少。今年初,我們嚴肅查處了縣級干部廖某違反政治紀律“找關系、搭天線”、結交“政治騙子”的行為,其行為恰好對應了《條例》新增的“搞投機鉆營,結交政治騙子或者被政治騙子利用”有關處分規定。該行為發生在縣級干部身上,具有很強的警示和教育意義,我們深入剖析了這一案例,在黨紀學習教育中,以點帶面解讀政治紀律的核心要義,并同步講解新舊《條例》的變化,讓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真正體會到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是籠統抽象的而是明確具體的,時刻保持對政治紀律的敬畏心和敏銳性。
黨紀學習教育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缺什么補什么”,對黨員干部的盲點問題進行集中“補課”。此前,市紀委監委信訪室接到村民信訪舉報,反映某村黨委書記、村主任魏某截留占用土地補償款等問題。我們通過“室地”聯動機制,第一時間安排對口聯系紀檢監察室督促該縣紀委跟蹤辦理,查實魏某在未征求占地農戶意見的情況下,通過集體會議研究,將部分補償款項截留在村上統一安排使用,被認定為違反群眾紀律行為。在審查過程中,魏某試圖將集體決策作為違紀的借口,認為只要不貪不占就不算違紀。這讓我們深刻意識到,必須扭轉錯誤觀念、廓清模糊認識,才能從根本上減少類似問題的發生。我們全面梳理近年來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例,從黨員干部容易觸碰的紅線和履職過程中容易忽略的問題中,提煉了一些“沒有揣進自己口袋就沒問題”“集體決策不算違紀”等認知盲點作為紀律教育的重要點位,匯總制作形成故事稿件、說紀漫畫、紀法微視頻等系列,并分類梳理了近年來全市六項紀律典型案例,形成專題警示讀本《戒鑒2024》,幫助黨員干部進一步明確日常言行的衡量標尺。同時,以承辦四川省第三屆“510(我要廉)”廉潔文化宣傳月為契機,推出移動端互動學習活動——“一起學《條例》”普規普紀活動暨網絡知識競賽,短短31天賽程,參與人數達69萬,答題人次達3318萬,迅速在全市乃至全省黨員干部中掀起學習熱潮。不少黨員干部在學習體會中寫道,“這次黨紀學習教育幫助我們明晰了紀律邊界,全面理解掌握了行為的準則和底線”“我們更加深刻感受到了黨紀的嚴肅性和重要性,進一步把紀律標尺牢牢記在心中”。這也讓我體會到,解決一些黨員干部對黨規黨紀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問題,是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靶心所在、要害所在。只要堅持問題導向,靶向施治、對癥下藥,就能推動學習教育落細落實、入腦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