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闡明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旗幟、發展理念、總基調和總要求以及必須堅持什么意識、抓住什么重點、采取什么方式等根本的、管總的問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完整準確理解這一指導思想,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主題,將改革向縱深推進。
關于思想旗幟
在思想旗幟上,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這個立黨立國、興黨興國之本不動搖,旗幟鮮明地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旗幟,尤其是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把握好、運用好其所蘊含的真理力量,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強勁的思想動力。群雁高飛靠頭雁,船載萬斤靠舵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準確把握改革規律,科學總結歷史經驗,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創性、時代性、指導性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充分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樣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積累了新鮮經驗,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征程上,必須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縱深,將中國式現代化推向前進。
關于發展理念
在發展理念上,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并貫徹新發展理念,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全新局面,形成了我國發展建設全新氣象。改革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更好的發展離不開改革。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貫徹到改革實踐的各個方面,以理念之新增強改革之力,解決好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聚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而以改革之力提升發展之質,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與人的全面發展的實現。
關于總基調和總要求
在總基調和總要求上,必須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穩是基本前提,進是必然要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就是要在穩的前提下在關鍵領域有所進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奮發有為。既要認識到穩是主基調,是大局,社會經濟發展全局的穩定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條件,保持全局穩定,才能保證系統全面的改革舉措有序出臺,也才能保證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效推進、持續深化;也要認識到不進難以穩,只有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突破、新成效,才能為社會經濟發展全局的持續穩定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在支撐。同時,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敢于突破思想觀念的阻礙,從落后的、不適應實際發展需要的既定思維中解放出來,以積極主動的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舉措,以思想活力增添改革動力;要更加自覺地堅持和貫徹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要及時把握時代發展的新變化、新動向,以發展的眼光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敢動真格、敢硬碰硬,在改革的過程中見真招、求實效,進而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
關于堅持大局意識
在堅持大局意識上,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部署,不是某個領域某個方面的單項改革。”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從大局出發考慮問題,把改革實踐放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上看,首先要看提出的重大改革舉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要真正地向前展望、超前思維、提前謀局,在深刻洞察時與勢、危與機中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從而提高對全局的把握、對改革的認識。同時,也要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落實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落實到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上,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加強各項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讓各領域的改革相互配套、各方面的措施協同發力,從而為改革賦能增效。
關于著力點
在著力點上,必須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體制改革對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響和傳導作用,重大經濟體制改革的進度決定著其他方面很多體制改革的進度,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重點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尤其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這一核心問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同時,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站在人民立場上把握和處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問題,維護好公平這一“各社會中有機的、起調節作用的、至高無上的基本原則”,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與需要,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關于方法論
在方法論上,必須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注重系統集成,堅持以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推進,推動各領域各方面改革舉措形成改革的合力;也要突出重點,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意抓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在處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關系中,注重處理好“摸著石頭過河”與加強頂層設計這一最顯著關系。同時,更要注重改革實效,把抓改革作為一項重大政治責任,增強推進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干家。唯有如此,方能在尊重改革、發展基本規律的基礎上,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主題,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優化生產關系、完善上層建筑,進一步提高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將其轉化為改革的動能、發展的效能。
關于新征程
在新征程上,必須完整準確理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尤其是要全面貫徹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為根本遵循,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埋頭苦干、真抓實干,把思想偉力轉化為強勁的改革動力,讓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更加行穩致遠、更加光輝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