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提高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水平”,突出強調“堅持黨中央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并對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出具體部署。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新形勢下,改革發展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任務更加艱巨。相比過去,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許多新的內涵和特點,難啃的硬骨頭多,阻力和干擾也大,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第一,應對風險挑戰、贏得戰略主動,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全新的事業,前進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各種矛盾和風險挑戰。特別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要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需要加強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第二,凝聚改革共識、匯聚力量,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與過去相比,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更加注意傾聽社會上特別是互聯網上的聲音,及時答疑釋惑、澄清謬誤,增進共識、消除雜音,引導全社會形成正確的改革認識。面對多樣化的輿論與思潮,需要進一步營造充分理解改革、高度認同改革、積極參與改革、主動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圍。
第三,破解發展難題,完善體制機制,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突出制度建設這條主線,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各方面制度,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與過去相比,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面對的更多是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問題,相應的建章立制、構建體系任務更重。隨著實踐的發展,已有的制度需要不斷健全,新領域新實踐亦對推進制度創新、填補制度空白提出了明確要求。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必須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不斷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第四,統籌協調推動改革,促進改革協同配合,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黨和國家工作全局,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如果各領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就可能相互牽扯甚至互相抵觸,從而影響改革整體成效。其中,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對頂層設計的要求更高,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求更強。這就要求聚焦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長期執政能力,創新和改進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形成強大的改革合力。
第五,突破改革難點,確保改革措施落地實效,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改革措施要見效,關鍵在于落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攻堅克難的顯著特點,對黨員干部的執行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每前進一步都不容易,稍有松懈就可能半途而廢。改革越是向縱深推進,觸及的利益矛盾越復雜尖銳,遇到的干擾就會越多、阻力就會越大。只有切實打破利益固化藩籬,在法治軌道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才能真正確保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抓改革 促發展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要求全黨做到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關鍵在于堅持黨中央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如果黨員干部自行其是,我們黨就很難有戰斗力,黨的任務就不可能順利實現。新形勢下,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一要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
黨的領導主要體現在制定和實現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體現在各級黨委(黨組)落實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和總書記的指示批示精神。要進一步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在改革方案設計、改革議題設定、改革氛圍營造等方面支持各級黨委(黨組)謀劃結合實際開展創新,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新鮮經驗。
比如,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吸收到改革設計中來,讓決策更加民主化;圍繞解決突出矛盾設置改革議題,優化重點改革方案生成機制,讓決策更加科學化;完善改革反饋和糾錯機制,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偏差,并進一步強化改革激勵和輿論引導機制。
二要加強和改進黨的自身建設。
新形勢下,要用系統思維、科學方法管黨治黨,健全要素齊全、功能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全面從嚴治黨體系。
比如,健全防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制度機制,健全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建立經常性和集中性相結合的紀律教育機制;完善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機制,著力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健全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同查同治機制,健全追逃防逃追贓機制等;健全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機制,完善權力配置和運行制約機制,健全巡視巡察工作體制機制,深化基層監督體制機制改革。
進一步看,如何成功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確保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是擺在全黨同志面前的一個戰略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偉大實踐中,我們黨在“讓人民來監督政府”的基礎上給出了第二個答案:不斷推進黨的自我革命。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和最大優勢。不謀私利就有了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就能謀根本、謀大利,就能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敢于檢視自身、常思己過;不諱疾忌醫、不文過飾非,及時發現和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就能有力回擊“圍獵”腐蝕。這是我們黨推進自我革命的底氣所在。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以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為主攻方向,以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為有效途徑,以鍛造堅強組織、建設過硬隊伍為重要著力點,以正風肅紀反腐為重要抓手,以自我監督和人民監督相結合為強大動力。
三要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新形勢下,要以調動全黨抓改革、促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健全有效防范和糾治政績觀偏差工作機制,完善黨員教育管理、作用發揮機制等。
黨員干部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骨干。要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常態化,加大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干部力度;著力強化敢于擔當、攻堅克難的用人導向,把那些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用起來,深入解決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建立健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長效機制,打造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