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一中美AV一中文字慕,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黨群建設

THE CONSTRUCTION OF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黨群建設 ? 專題聚焦

【黨史百年·重要論述】9月15日

2021-09-15 閱讀次數:1874 新聞作者: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十五日,毛澤東致開幕詞,指出:這次會議所制定的憲法將大大地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我們的總任務是:團結全國人民,爭取一切國際朋友的支援,為了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為了保衛國際和平和發展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他強調,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我們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艱難困苦,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共和國。

劉少奇作《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從我們國家的性質、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步驟、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和人民的權利與義務、民族區域自治等方面,說明了憲法的基本內容。報告指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全體人民和一切國家機關都必須遵守,共產黨員必須在遵守憲法和一切其他法律中起模范作用,全國各族人民要為保證憲法的完全實施而奮斗,為把我國建成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

周恩來二十三日在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社會主義經濟的唯一目的,就在于滿足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而為了充分地滿足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又必須不斷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因此,我們人人都要關心提高我們國家的生產力。報告還提出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方針: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有步驟地促進農業、手工業的合作化;繼續進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保證國民經濟中社會主義成分的比重穩步增長,同時正確地發揮個體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作用;保證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1956年9月15日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毛澤東致開幕詞。他總結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指出:我國的革命和建設的勝利,都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勝利。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密切地聯系起來,這是我們黨的一貫的思想原則。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全面經濟建設的高潮,他向全黨提出了必須善于學習的任務,指出:要把一個落后的農業的中國改變成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化的中國,我們面前的工作是很艱苦的,我們的經驗是很不夠的。因此,必須善于學習。我們決不可有傲慢的大國主義的態度,決不應當由于革命的勝利和在建設上有了一些成績而自高自大。國無論大小,都各有長處和短處。即使我們的工作得到了極其偉大的成績,也沒有任何值得驕傲自大的理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

同日,劉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向八大作政治報告。報告以《論十大關系》的基本精神為指導,在正確地估量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國內階級關系的變化及由此產生的政治形勢的基礎上,作出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發展社會生產力上來的戰略決策。報告指出:現在,革命的暴風雨時期已經過去了,新的生產關系已經建立起來,斗爭的任務已經變為保護社會生產力的順利發展。我們黨現時的任務,就是要依靠已經獲得解放和已經組織起來的幾億勞動人民,團結國內外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對我們有利的條件,盡可能迅速地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報告在總結以往經驗教訓的基礎上,肯定了“既積極又穩妥可靠”的經濟建設總方針,指出:黨中央所建議的第二個五年計劃的發展速度是積極的,同時又是穩妥可靠的。發展速度必須是積極的,以免喪失時機,陷入保守主義的錯誤;又必須是穩妥可靠的,以免脫離經濟發展的正確比例,使人民的負擔過重,或者使不同的部門互相脫節,使計劃不能完成,造成浪費,那就是冒險主義的錯誤。報告還適應即將開始的大規模經濟建設,提出改進國家工作的任務,包括:(一)進一步擴大民主生活,開展反對官僚主義的斗爭;(二)適當地調整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職權,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三)正確處理少數民族問題;(四)著手系統地制定比較完備的法律,健全國家的法制。

2005年9月15日

胡錦濤在聯合國成立六十周年首腦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他指出,歷史昭示我們,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重要歷史時期,只有世界所有國家緊密團結起來,共同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才能為人類社會發展創造光明的未來,才能真正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我愿就此發表以下幾點意見:堅持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堅持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堅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諧世界;堅持積極穩妥方針,推進聯合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