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一中美AV一中文字慕,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黨群建設

THE CONSTRUCTION OF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黨群建設 ? 專題聚焦

【黨史故事】臨刑前,他對特務說:站到我的面前來!

2021-10-20 閱讀次數:1898 新聞作者:CCTV國家記憶

這盒圍棋是吉鴻昌被關押于天津陸軍監獄期間使用的,是國家一級文物,現藏于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圍棋的背后有著怎樣的家國情懷?

1895年10月18日,吉鴻昌出生于河南省扶溝縣,由于家境貧寒,他從小就在茶館幫父親打下手。1913年秋,馮玉祥在河南招兵,18歲的吉鴻昌報名參軍,因驍勇善戰從士兵遞升至軍長。

1930年9月,吉鴻昌所部被蔣介石改編。此后,由于他不愿執行“中國人打中國人”的命令,被蔣介石解除軍權,強令出國“考察實業”。盡管身在海外,吉鴻昌仍不忘抗日救國之心。他每到一處都發表演講,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實情,號召廣大的僑胞用熱血來保衛祖國。

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者突然進攻上海,一·二八事變爆發。吉鴻昌聞訊后,未經蔣介石許可毅然回國。在悲憤地目睹日本軍艦攻打吳淞炮臺后,他清醒地意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在上海,他想方設法聯系黨組織請求入黨,終于在1932年成為一名秘密共產黨員,真正的共產主義戰士!此后按照黨組織的指示,吉鴻昌與馮玉祥、方振武等人在張家口建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并率軍英勇收復了塞外重鎮——多倫。在抗日同盟軍遭到國民黨當局和侵華日軍的聯合絞殺后,吉鴻昌秘密潛回天津,將自家住宅“紅樓”改造為黨組織秘密聯絡站,繼續投身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

圖為吉鴻昌故居

1934年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國民飯店,吉鴻昌受傷被捕。妻子胡紅霞百般嘗試營救,并及時公開了國民黨企圖暗殺抗日將領的卑劣行徑。許多進步人士都呼吁釋放吉鴻昌,聲援吉鴻昌、抨擊黑暗統治的聲音越來越高漲。蔣介石不惜斥巨資將吉鴻昌從法租界引渡到國民黨天津市公安局,關進監獄。吉鴻昌明白只要點頭答應了敵人,不但立即就能獲得自由而且可盡享高官厚祿。一步是生,一步是死,獄中他與自己對弈,內心堅定的信念讓他在家與國的抉擇中選擇了追隨信仰。

經過多輪審判,蔣介石認為吉鴻昌已“冥頑不化”,他不顧輿論壓力,將吉鴻昌秘密押解到北平陸軍監獄。1934年11月24日,蔣介石密令將吉鴻昌“就地槍決”。臨刑前,吉鴻昌鎮定地向敵人索要紙筆,給妻子寫下最后的牽掛:“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人終有死,我死您也不必過傷悲,因還有兒女得您照應。”

殷殷囑托,透露出這位抗日英雄對家人的無限關切和眷戀,他另寫下一首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短短二十個字,道出了吉鴻昌“未滅日寇身先死”的遺憾和憤懣,以及面對死亡氣吞山河的豪邁氣概,也勾勒出他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情懷。寫完就義詩,他命令執行的特務:“給我搬一把椅子來,我為抗日而死,死也不能倒下。”他從容地坐在椅子上,厲聲喝道:“站到我的面前來,我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我不能背后挨槍。”

槍聲響了,吉鴻昌英勇就義,時年39歲。

2009年,吉鴻昌被評選為“100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吉鴻昌將軍紀念館前,民族英雄吉鴻昌的銅像高大偉岸,莊嚴素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