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一中美AV一中文字慕,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黨群建設

THE CONSTRUCTION OF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黨群建設 ? 專題聚焦

【黨史百年·重要論述】11月7日

2021-11-07 閱讀次數:1776 新聞作者: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

1945年11月7日

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給黨內的指示,提出減租和生產是保衛解放區的兩件大事。指示指出:我黨當前任務,是動員一切力量,站在自衛立場上,粉碎國民黨的進攻,保衛解放區,爭取和平局面的出現。為達此目的,使解放區農民普遍取得減租利益,使工人和其他勞動人民取得酌量增加工資和改善待遇的利益;同時又使地主還能生活,使工商業資本家還有利可圖;并于明年發展大規模的生產運動,增加糧食和日用必需品的生產,改善人民的生活,救濟饑民、難民,供給軍隊的需要,成為非常迫切的任務。只有減租和生產兩件大事辦好了,才能克服困難,援助戰爭,取得勝利。指示強調:減租必須是群眾斗爭的結果,不能是政府恩賜的。

1984年11月7日

鄧小平會見布基納法索全國革命委員會主席桑卡拉時提出,對外開放要以自力更生為基礎。他指出:一個國家關起門來固然搞不好建設,但對外開放政策也必須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要根據自身條件,制定獨立的政策。只有這樣,才能擺脫困境。根據我們自己的經驗,只要政策對頭,而且以自力更生為基礎,振興經濟就大有希望。一個民族既然站起來了,就能夠生存和發展下去。

2003年11月7日

胡錦濤在慶祝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不僅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而且為我們更好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積累了重要經驗,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啟示:必須堅持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先導,努力實現技術發展的跨越;必須堅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形成萬眾一心共創偉業的生動局面;必須堅持自主創新的方針,牢牢掌握尖端技術發展的主動權;必須堅持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以與時俱進的精神不懈登攀。

2015年11月7日

習近平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演講。他強調,中國始終將周邊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視促進周邊和平、穩定、發展為己任。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奉行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堅持踐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致力于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亞洲命運共同體。和平發展思想是中華文化的內在基因,講信修睦、協和萬邦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基本內涵。中國繁榮昌盛是趨勢所在,但國強必霸不是歷史定律。中國自古倡導“強不執弱,富不侮貧”,深知“國雖大,好戰必亡”的道理。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我們的戰略選擇和鄭重承諾。中國愿意把自身發展同周邊國家發展更緊密地結合起來,歡迎周邊國家搭乘中國發展“快車”“便車”,讓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歡迎周邊國家參與到“一帶一路”合作中來,攜手實現和平、發展、合作的愿景。

他就新形勢下中國同東南亞和周邊國家深化合作、共謀發展大計提出4點主張:一是共同維護和平安寧。亞洲各國人民要永不為敵、增進互信,為亞洲各國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創造良好條件。二是深入對接發展戰略。亞洲各國人民要聚精會神推動發展、改善民生,互幫互助,為彼此經濟增長提供更多動能。三是積極開展安全合作。亞洲各國人民要踐行亞洲安全觀,協調推進地區安全治理,共同擔當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問題,共謀互尊互信、聚同化異、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鄰國相處之道。四是不斷鞏固人緣相親。亞洲各國人民要拓展人文交流合作,把“和”“合”的傳統理念付諸彼此相處之道,把修睦合作的薪火世代傳承。

2016年11月7日

習近平在會見中國記協第九屆理事會全體代表和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獲獎者代表時強調,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營造良好輿論環境,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他對廣大新聞記者提出4點希望。一是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守黨和人民立場,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政治堅定的新聞工作者。二是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深入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深入宣傳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進行的奮斗和取得的成就,弘揚主旋律,釋放正能量,做引領時代的新聞工作者。三是要堅持正確新聞志向,提高業務水平,勇于改進創新,不斷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做業務精湛的新聞工作者。四是要堅持正確工作取向,以人民為中心,心系人民、謳歌人民,發揚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勤奮工作、甘于奉獻,做作風優良的新聞工作者。一句話,就是要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

他指出,中國記協是黨領導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新聞界的橋梁和紐帶。希望中國記協再接再厲,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更好把廣大新聞工作者凝聚起來,真正成為“記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