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一中美AV一中文字慕,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黨群建設

THE CONSTRUCTION OF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黨群建設 ? 專題聚焦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遵義會議精神】弘揚遵義會議精神 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2021-11-09 閱讀次數:1836 新聞作者:經濟日報

這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在“強渡湘江血如注,三軍今日奔何處”的緊要關頭,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義舉行擴大會議,重點討論總結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的經驗教訓,集中全力解決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和組織問題,在極其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時指出,“遵義會議的鮮明特點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確立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創造性地制定和實施符合中國革命特點的戰略策略。這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緊要處的關鍵選擇

歷史長河波濤洶涌,關鍵處往往只有幾步。

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子尹路96號的遵義會議會址,一年四季游人如織。

這棟磚木結構、中西合璧的兩層小樓,原系國民黨黔軍二十五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公館。沿樓房西側的木質紅漆樓梯拾級而上,順著走廊步行30余步,就到了當年房屋主人的小客廳。在這間僅有27平方米的小房間里,懸掛在兩個壁櫥間的掛鐘早已不再走動,18張藤木椅子安靜地圍繞在一張赭色長桌四周,仿佛那場關系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重要會議剛剛結束。

86年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這里舉行擴大會議,重點討論總結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的經驗教訓,集中全力解決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和組織問題。

湘江戰役之后,中央紅軍和中央機關人員已由長征出發時的8.6萬余人銳減到3萬多人,黨和紅軍內部對錯誤領導的懷疑、不滿和要求改換領導的情緒迅速增加。

為了解決行軍路線問題,中央先后在湖南通道,以及貴州的黎平、猴場先后召開緊急會議,否定了博古、李德的錯誤軍事戰略,在毛澤東的建議下,紅軍轉兵貴州,攻克了黔北重鎮遵義,取得了短期休整的機會。

危急關頭舉行的會議自然不會輕松。據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著的《紅軍長征史》記載,遵義會議“氣氛緊張激烈,發言的聲音很高,每天總是開到半夜才休會”。

經過激烈爭論,遵義會議最終作出了下列重要決定:一是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二是指定洛甫同志(張聞天)起草會議決議,委托政治局常委審查后,發到支部中去討論;三是政治局常委中再進行適當的分工;四是取消“三人團”,仍由最高軍事首長朱德、周恩來為軍事指揮者,委托周恩來同志為黨內對于指揮軍事下最后決心的負責者。

遵義會議后,中央紅軍于1935年1月至3月間,先后來回四次渡過赤水河,巧妙地穿插于敵人重兵包圍中,調動和迷惑敵人,并最終于5月9日渡過金沙江,擺脫了數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

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使紅軍和黨中央得以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保存下來……打開中國革命的新局面。這在黨的歷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續寫新的偉大篇章

“遵義會議精神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走獨立自主道路。”遵義市長征學學會會長曾祥銑說,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會議。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在紀念遵義會議召開80周年大會上發言時表示,遵義會議的歷史告訴我們,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只有堅持實事求是,馬克思主義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力;只有堅持實事求是,才能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

“遵義會議根據不斷變化的情況作出正確抉擇,善于轉變、敢于突破、勇于勝利,全面開啟了不同于俄國的中國革命道路。”中共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余福仁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從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中深刻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實事求是、堅持真理,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咬定目標、勇往直前,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遵義會議前,黨內未形成眾望所歸的領導核心,中國革命屢經挫折甚至面臨失敗危險。遵義會議后,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啟了我們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新階段。

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什么時候我們黨有了領導核心、全黨維護核心,黨的事業就興旺發達;如果沒有領導核心,黨的事業就必然遭受挫折,不能取得勝利。就如遵義會議決議指出的:“全黨同志像一個人一樣團結在中央的周圍,為黨中央的總路線奮斗到底,勝利必然是我們的。”

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曙光在前、前途光明。遵義會議啟示我們: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只有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才能把全黨牢固凝聚起來,進而把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有效防范和化解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戰勝任何艱難險阻,奪取新的偉大勝利、創造新的偉大奇跡、續寫新的偉大篇章。

偉大精神的時代價值

遵義會議精神的光芒照耀黔貴大地,在歲月的洗禮中歷久彌新。

紅色基因已經深深融入遵義這座城市的血脈,“紅城”兒女持續弘揚革命傳統、激發革命精神,苦干實干,老區舊貌換新顏,8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87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92.22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徹底撕掉絕對貧困標簽。

在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共產黨員黃大發自20世紀60年代起,帶領200多名群眾,歷時30余年,靠著鋤頭、鋼釬、鐵錘和雙手,硬生生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的“天渠”,結束了當地長期缺水的歷史。如今,渠道邊上修建了木棧道,村子里也陸續開辦了農家樂和民宿,每年進村參觀學習、休閑旅游人數超過30萬人次。到2020年底,團結村人均純收入達1.18萬元。

“遵義人民以實際行動告慰了長眠在這片土地上的英靈。”遵義市委書記魏樹旺說,遵義會議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也始終是遵義人民戰勝困難、走向勝利的精神力量。

放眼整個貴州,在這片17.6萬平方公里的熱土上,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各族兒女始終初心如磐,奮勇前行。

從頂云公社“率先實行包產到組”,大關村人“摳萬年土、造米糧川”,長順背篼干部“風里雨里都如是,誓讓敦操丟窮窩”,到林海“愚公”文朝榮、“女愚公”鄧迎香……時光荏苒、物換星移,唯有干部群眾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意志始終如一,攻堅克難、奮發圖強的斗志日益昂揚。

從“天下最貧苦之地”到全面脫貧實現小康,經過百年奮斗,貴州實現了從一窮二白到全面小康、從發展滯后到趕超跨越的歷史巨變。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發生的全方位深層次歷史巨變,被習近平總書記贊譽為“黨和國家事業大踏步前進的一個縮影”。

——6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923萬多人脫貧,徹底撕掉絕對貧困標簽。

——經濟增速連續10年位居全國前列,創造了趕超進位的“黃金十年”。

——在西部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組組通硬化路,所有市州通高鐵,通航機場9個市州全覆蓋。

——森林覆蓋率達61.5%,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保持100%,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成為傳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平臺。

——數字經濟增速連續5年位居全國首位,談大數據必談貴州成為業界共識。

…………

精神所在,就是血脈所在、力量所在。今日之貴州,正繼續弘揚遵義會議精神、賡續紅色血脈,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