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系統描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圖譜”,提出十三個“堅持和完善”。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把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放在國家治理體系的首位,起統領和核心作用,并把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要求全面體現到各方面制度安排中,這對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制度建設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一個國家的制度優勢是最重要的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越來越表現出其巨大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把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放在首位,抓住了我國國家治理的關鍵和根本。
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是在實踐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1927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敗,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尚處于幼年時期的我們的黨在大革命后期犯了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放棄了無產階級對于農民群眾、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領導權,尤其是武裝力量的領導權。秋收起義后,黨為再造一支新型革命軍隊,實行三灣改編,創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連上”,為實現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奠定了組織基礎。隨后的古田會議進一步確立了黨領導軍隊的基本制度和措施。1942年,抗日戰爭進入最艱難時期,為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統一領導根據地內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各項工作,黨中央在《關于統一抗日根據地黨的領導及調整各組織間關系的決定》中明確規定:“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和無產階級組織的最高形式,它應當領導一切其他組織,如軍隊、政府與民眾團體”。實踐證明,黨的堅強領導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寧、國家統一提供了有力保障。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必須堅持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在新時代不斷完善和發展
建立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是順應時代要求、實踐發展和人民群眾期待的制度安排。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黨的全面領導不斷深入,黨內法規制度不斷健全,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不斷完善、豐富和發展。
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時指出:“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我們要教育全黨同志,以制度保障全黨同志牢記初心和使命,確保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紅色江山永不變色。隨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不斷深入,一批適應新時代要求、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制度正在建立起來。
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推進,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暴露出來。一些黨員干部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對黨中央陽奉陰違、另搞一套,把個人主張凌駕于黨中央精神之上,嚴重破壞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強烈的歷史擔當和頑強的意志品質正風肅紀、反腐懲惡,消除了黨和國家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我們既要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又必須以制度形式推動全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黨章的修訂、《中共中央政治局關于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干規定》《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等文件的頒布,正是這一要求的鮮明體現。
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黨的領導核心地位是在歷史中形成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由黨的宗旨性質、黨的使命任務、我國的國體政體、國家的發展任務等決定的。要不斷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如果沒有黨的全面領導制度的有力支撐,黨的全面領導就會虛化、弱化、邊緣化,就有可能犯戰略性錯誤甚至顛覆性錯誤,就可能遲滯或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強軍隊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的制定修訂,從制度上確保了黨中央對各方面工作的全面領導。
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上世紀末,一些社會主義政黨的垮臺其根本原因就是嚴重脫離人民群眾。只有真正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才能聚合成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走好自己的路,奪取新的勝利。黨的十八大閉幕后不久,中央政治局就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在全國持之以恒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取得顯著成效,黨群關系明顯改善。
健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制度。我們黨是一個大黨,還需要不斷建強。習主席指出,領導十三億多人的社會主義大國,我們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當前我們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對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出了更高標準。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供了更加明確的目標。《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的制定修訂,既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出了明確要求,又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當前我們正處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處在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我們黨既要帶領人民進行偉大的社會革命,也要進行偉大的自我革命。全面從嚴治黨制度為黨在新時代展現新氣象新作為提供了堅實制度保障。《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等文件的制定修訂出臺,形成了管黨治黨的嚴密制度體系。
在國家治理中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加強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重要的是把黨的各項領導制度落實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切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貫穿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過程。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最重要的是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全黨要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特別是要加強對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情況的督促檢查,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貫徹落實的督查問責機制。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必須完善黨的領導體制,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在國家治理中做好頂層制度設計,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嚴密制度網。一方面,切實把黨的主張依照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意志,及時將黨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決策部署轉化為法律法規。另一方面,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要求載入人大、政府、法院、檢察院的組織法,載入政協、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國有企業、高等學校、有關社會組織等的章程,健全黨對這些組織實施領導的制度規定,確保其始終在黨的領導下積極主動、獨立負責、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障黨的領導全面落實,確保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