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將黨百年奮斗歷程的歷史經驗總結為“十個堅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理論創新,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道路,堅持胸懷天下,堅持開拓創新,堅持敢于斗爭,堅持統一戰線,堅持自我革命。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屬性和永恒主題,“十個堅持”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精神財富,更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往開來,奔赴下一個百年目標的行動指南,“十個堅持”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人民性的特質。
“十個堅持”是黨性與人民性的高度統一。黨性,是一個政黨固有的本性。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百年奮斗歷史證明,黨和人民的事業是同一事業,黨帶領人民奮斗是為了同一個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沒有脫離人民性的黨性,也沒有脫離黨性的人民性。“十個堅持”中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體現的正是黨性與人民性的高度統一。
“十個堅持”是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中形成的,人民性和黨性和諧統一,浸透在中國共產黨的血脈中,體現在我們黨不懈地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偉大實踐中。革命戰爭時期,無數共產黨人為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黨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性濃縮在習近平總書記“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等論斷中。
人民是“十個堅持”的創造者和見證者。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黨為民而生,也因民而興。“十個堅持”是黨在百年奮斗征程中帶領人民群眾從革命、改革與建設實踐中總結而成,是百年光輝歷程的真實寫照。回望黨的百年歷程,戰爭年代,各族人民奮不顧身投入革命的洪流;新中國成立后,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有力證明,人民是黨和國家的最強大靠山,是歷史的創造者和見證者。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的恢宏史詩。
人民是繼承弘揚“十個堅持”的主體力量。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更是歷史發展的推動者。唯物史觀主張人民是歷史發展的實踐主體,而實踐性正是人民性的依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深刻認識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人民群眾不斷從黨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繼承歷史經驗,同時更是“十個堅持”的主體力量。
“十個堅持”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中形成并總結,也需要在下一個百年趕考路上繼承和弘揚。廣大人民群眾要繼承好、弘揚好先輩為我們留下的百年經驗,鑒往知來、賡續奮斗,團結一致邁向新征程,在黨的帶領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前進。
胸懷天下是“十個堅持”中人民性的升華。人民性強調無產階級的一切奮斗都致力于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提高人的發展水平。胸懷天下,立足命運與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人類謀進步的責任與擔當,是中國共產黨對人類社會發展方向的正確引領,更是中國共產黨對各國人民美好期待的積極回應。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共產黨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前進。”又提到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歷久彌堅,也任重道遠。百年奮斗歷程中,我們黨堅持胸懷天下,取得偉大成就;新征程上,我們更要順應歷史發展潮流,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融入世界、擁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