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把“豐富人民精神世界”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強調“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并進一步細化和部署了實現精神共同富裕的具體路徑。這是基于新發(fā)展階段和新的歷史方位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深刻闡釋和把握,體現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的不斷深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歷史責任。
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全國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新征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悟其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實踐要求,在深學細悟篤行中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重視青年工作是我們黨的寶貴經驗和優(yōu)良傳統(tǒng)。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黨的青年工作發(fā)表一系列重要論述,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為做好新時代黨的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引黨的青年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發(fā)生深刻變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認真學習研讀《習近平著作選讀》,有一個深刻而又強烈的感受就是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場猶如一條紅線貫穿整部著作的始終,鮮明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強烈歷史擔當和深厚人民情懷。我們要通過深入學習研讀,深刻領悟和堅持人民至上這一根本政治立場,努力在新征程上更好地加以貫徹和落實。
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明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基本內涵和實踐意義,系統(tǒng)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強調以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tǒng)觀念、堅持胸懷天下來繼續(xù)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中國式現代化既要實現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也要實現精神財富極大豐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強。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黨的二十大報告,把“豐富人民精神世界”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充分彰顯了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對于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明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牢牢把握的一個重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