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為第六批全國干部學習培訓教材所作的序言中指出:“要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真正把馬克思主義看家本領學到手”“要善于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汲取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精神動力”。
綠色是美好生活的底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解決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要堅持全面轉型、協同轉型、創新轉型、安全轉型,以‘雙碳’工作為引領,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
習近平主席強調,“必須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2024年1月31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產關系必須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
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既是能源結構連續變化的過程,也是經濟結構系統變革的過程,事關國家發展和安全全局。把握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需要全面認識新能源發展的歷史規律、現實需要和未來趨勢。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我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變道超車”的根本動力,是我國在激烈的大國競爭中奪取制高點的戰略舉措,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新發展階段,必須充分發揮創新的主導作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力和支撐力。
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九個以”的實踐要求,其中之一是“以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為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