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譜寫時代華章,奮斗創造美好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關心勞動群眾,禮贊勞動創造,強調“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勉勵廣大勞動者在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中成就夢想。新時代新征程,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對于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挺膺擔當、奮發有為,踴躍投身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火熱實踐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過程。堅持“兩個結合”,客觀上要求貫通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統籌“兩個大局”,圍繞我國和世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提出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主張和方案,蘊含著鮮明的實踐方法導向。
調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把“改進調查研究”擺在第一位。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重在求“深”,不能只看“花瓶和盆景”,更要看“后院和角落”。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創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為我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鮮明特征。學習好、領會深、把握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才能從更高站位更深層次認識和把握新時代“大黨之興”和“大國之治”,才會對貫徹落實黨中央管黨治黨、興黨強黨重大決策部署更加堅定自覺。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強調:“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這是對改革開放經驗的科學總結。深刻領會這一重要論斷,對發揮黨的領導的重要作用,確保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行穩致遠,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這一論斷強調了綠色發展的重要意義,揭示了新質生產力與綠色生產力的內在關聯,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路徑。
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靠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充分認識科技的戰略先導地位和根本支撐作用,錨定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時代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保障,是在堅持社會主義生產關系重大原則、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上,根據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對生產關系、上層建筑和國家治理進行的完善和提升,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