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是完善和發展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綱領性文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決定》“體現了總結歷史和面向未來的統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創新的統一、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的統一”。深入剖析、準確把握“三個統一”的內在辯證關系,有助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有助于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總結歷史和面向未來的統一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了解歷史、尊重歷史才能更好把握當下。一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社會性質、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起來的,是經過革命、建設、改革長期實踐形成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創建根據地,通過一系列探索和實踐,為新中國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國家制度積累了寶貴經驗。奪取全國政權后,又制定《共同綱領》、1954年憲法,確定了國體、政體、國家結構形式,建立了國家政權組織體系。歷經“三大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改革開放以來,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使當代中國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活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读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是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年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九十多年的實踐中得來的,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得來的,是在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得來的,是在對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的傳承發展中得來的?!笨偟膩砜矗袊厣鐣髁x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中國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黨和人民長期奮斗、接力探索、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
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最根本的是因為黨領導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和發展了黨的領導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不斷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稕Q定》在深刻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發展的歷史性成就的基礎上,從13個方面系統總結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這些顯著優勢,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據。
回顧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開拓未來。把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將全面深化改革進行到底,必須以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軸,把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深化各領域各方面體制機制改革。把《決定》提出的重大部署落實好,需要認真回顧和深入總結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歷程,更加深刻地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進而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保持定力和改革創新的統一
“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展什么”是貫穿《決定》的重大政治問題,解答這一問題的關鍵之一是做到保持定力與改革創新相統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國家治理體系需要改進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們要有主張、有定力?!备氖裁?、怎么改必須以是否符合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為根本尺度,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
一方面,對于涉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等重大原則問題,必須立場堅定、態度堅決。不論怎么改革、怎么開放,都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要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增強憂患意識與防范風險挑戰,堅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銜接。針對各種思想觀念相互激蕩、訴求相互碰撞、力量競相發聲的局面,要不為各種雜音噪音謬論所左右。尤其是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不能掉入別人故意設置的各種陷阱,更不能生搬硬套別國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方法論上,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握好工作的節奏和力度,注重政策的穩定性、延續性,杜絕朝令夕改。
另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也要與時俱進,通過改革創新而不斷發展。其中,改革創新彰顯了主動應變、積極求變的上進心,孕育著攻堅克難、奮發有為的事業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們說堅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讓我們的制度成熟而持久?!币o緊扭住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個關鍵,及時研究、提出、運用新思想、新理念、新辦法,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和利益固化藩籬,真正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等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保持定力和改革創新是辯證統一的。一方面,沒有正確政治方向的改革創新會陷入失序和混亂狀態。另一方面,改革創新的每一步成效都會進一步強化既有定力,從而形成保持定力與改革創新的互促互進、良性循環。
行百里者半九十。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中前進性和曲折性相伴而生,既需要干勁和信心,也需要定力和耐心。推進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和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個動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稕Q定》指出,“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保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又要抓緊制定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急需的制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制度,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永葆生機活力。”完善和發展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既不能過于理想化、急于求成,也不能盲目自滿、固步自封。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提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水平。只有把保持定力和改革創新統一起來,努力做到在守正中創新、在創新中守正,才能真正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永葆生機活力。
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的統一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就是要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進而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可以說,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span>
經過幾十年的理論和實踐探索,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把握,已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同時要看到,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還面臨很多沒有弄清楚的問題和待解的難題,對許多重大問題的認識和處理都還處在不斷深化的過程之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特色鮮明、富有效率的,但還不是盡善盡美、成熟定型的?!笔聵I越發展、改革越深入,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面對的不可預料的事情就會越多。事實一再證明,不發展有不發展的問題,發展起來有發展起來的問題,而發展起來后出現的問題并不比不發展時少,甚至更多更復雜。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鄭重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重大命題,并推出336項重大改革舉措。經過不懈努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成效顯著,主要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也要看到,這些改革舉措有的尚未完成,有的甚至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著重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進入各種風險挑戰不斷積累甚至集中顯露的時期,面臨的重大斗爭不會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國防和軍隊建設、港澳臺工作、外交工作、黨的建設等方面都有,而且越來越復雜?!彪S著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我們面對的更多是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對改革頂層設計的要求更高,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求更強,相應地建章立制、構建體系的任務更重,絕不能有半點驕傲自滿和絲毫猶豫不決。積極應對各方面的矛盾問題、風險挑戰,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運用制度威力應對風險挑戰的沖擊。
問題倒逼改革,目標引領發展。問題導向是為了解決現實問題,目標導向是為了實現美好理想。二者任務不同、重點不同,不能顧此失彼而要統籌協調,不能沖突抵觸而要相得益彰。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本質上要處理好當前與長遠、顯在與潛在、現實性與可能性、客觀性和能動性、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系。因此,落實《決定》的工作部署,既要崇尚實干、集中力量解決現實問題,又要堅定信念、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目標。
面向“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決定》明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同時,從13個不同方面明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需要實現的目標任務和相應的工作部署。落實到各地區各領域各行業的具體工作中,則要積極對標這13個方面的目標任務,更好地謀劃工作內容、安排工作時序,確保各項制度有條不紊、高質高效地貫徹落實。此外,還要經常對照制度目標,不斷檢視自身工作,偏離正確方向或道路的事情堅決不做,停滯或放緩前進步伐的事情堅決不做,背離或妨礙實現美好理想的事情堅決不做,確保工作不跑偏、不懈怠、不走樣,始終在正確的方向和道路上堅定前行。
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鄧小平同志曾說過:“我們的制度將一天天完善起來,它將吸收我們可以從世界各國吸收的進步因素,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40多年的改革開放有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在革除體制機制弊端的過程中不斷走向成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全面深化改革,充分顯示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強大自我完善能力??梢灶A期,隨著我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隨著《決定》的各項重要部署得到堅決貫徹落實,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必將在國際競爭中贏得更大的比較優勢,展現出更為旺盛的生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