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一中美AV一中文字慕,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黨群建設

THE CONSTRUCTION OF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黨群建設 ? 專題聚焦

北京策論 | 科學精準防控 創建“零感染”區

閱讀次數:3060 新聞作者:王成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市平谷區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堅持將科學防治貫穿疫情防控的全過程,準確把握形勢變化,因時因勢精準施策,牢牢把握疫情防控主動權,始終保持“零病例”,守護了北京一方凈土。

統籌謀劃,建立系統完備、運行高效的防控格局

強化組織領導,構建步調一致的防控聯動體系。按照全市總體部署,平谷區迅速建立起戰時指揮體制,實行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成立了區級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及工作機構,組建10個專項小組,從社會發動、專業救治、人員排查、宣傳教育、市場監管等多維度部署防控工作。全區18個鄉鎮街道、各機關單位全部成立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將疫情防線迅速推進部署到316個社區(村),構建起區、街鄉、社區(村)“1+18+316”的三級聯動防控體系,工作調度會開到鄉鎮街道一級,構建起快速響應、協同行動的工作體系。

突出差異化原則,制定責任清晰的防控導則體系。從全區防控實際出發,加強分行業疫情防護,根據行業特點,及時發布城市管理、文化旅游、交通、商超、教育、醫療、國資企業、工業園區等34項防控導則,明確各行業各領域防控標準和管控措施。制定區、鎮街、村居、個人四級防控導則,確保各級各類主體各負其責。出臺區級總體防控導則,將四方責任要求進一步明確細化。根據鄉鎮街道實際情況,明確組織領導、社會動員、排查管控、宣傳教育等方面責任。出臺村居導則,從防控策略及重點、社區衛生中心作用發揮、居家隔離管理等15個方面給予指導性意見和要求。出臺個人責任導則,依法規范個人防控行為,明確密切接觸者、返崗工作者等8類人群的個人防控責任。

堅持科學研判,出臺動態化的防控舉措體系。按照不同發展階段及時謀劃調整工作側重點。疫情防控之初,第一時間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措施,立即采取暫停常規體檢等非緊急醫療服務、關停文化娛樂場所、停止人員密集活動等果斷措施。于1月24日、1月27日分別完成途經武漢和途經湖北其他地區人員的篩查工作,選定兩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在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的基礎上,安全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把市級扶持政策與平谷區實際結合起來,加大支持力度,有效解決中小企業現實困難。在推動疫情常態化防控中,完善“吹哨報到”“接訴即辦”“干部下沉”機制,提升基層公共服務、矛盾化解和應急管理水平。

興谷開發區為園區企業開辟核酸檢測綠色通道。

緊抓重點,形成分類指導、一體推進的防控體系

緊抓卡口不放松,守好外防輸入的安全閘門。迅速落實外圍卡口、社區村口兩道防線,守住了入京通道第一道防線。堅決守住外圍卡口,迅速啟動聯防聯控機制,加強與天津市薊州區、河北省三河市、興隆縣等地公安機關警務合作,實行24小時值守查控。制作檢查站工作流程圖,針對不同進京人員分別采取勸返、核實放行、直接送至醫學觀察點集中隔離等不同處置措施。自1月24日以來,檢查過往車輛19.86萬余輛次、人員36.43萬余人次,累計勸返1592人,送至隔離點14人,實現“零漏管、零失控”目標。堅決守住社區村口,全面貫徹落實居住小區和村莊封閉式管理規定,24小時值守全區1115個社區(村)卡口,對進入人員嚴格排查、測溫,確保安全。對無物業小區、城鄉結合部、平房區等管理薄弱的點位實行屬地接管,確保所有居民區、所有出入口全部有人值守。

緊盯社區人員流動,實現無縫隙、全閉環防控。平谷區堅持將“零感染”作為防控根本目標,全方位全鏈條做好閉環管控,確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區。堅持有形有效全覆蓋排查,開展“敲門行動”,以網格化管理為依托,以地毯式推進的方式逐村、逐街、逐樓、逐院、逐戶進行全面摸排,不漏一戶、不漏一人。有效管控流動源,針對平谷當地出租車司機集中的特點,強化“的哥”精細管理,建立臺賬,推廣使用出租車“安全艙”,做到出車登記、停車消毒,要求司機回家獨居,不出門、不隱瞞。

堅持分類指導,對4類人員分別制定針對性管理辦法。對湖北返區人員實行居家觀察14天,不具備居家觀察條件的,轉至集中留觀點隔離觀察;對外地返區人員嚴格實行居家觀察,做好服務保障;對所有集中或居家觀察的人員以及發熱門診人員,一律進行核酸檢測,根據結果跟進后續管理;對境外返區人員,實行“告知勸阻—返程聯系—專車轉運—落地入戶—協同服務—解除告知”閉環管理,做好對接機場站、行李消殺、安全轉運工作,嚴格執行集中觀察,強化解除集中觀察后14天的健康管理。發揮大數據作用,用好“京心相助”APP、“北京健康寶”小程序等信息化手段,提高管控效率。

平谷出租車安全艙得到推廣。

突出人性化管控,做到“硬管控”和“軟服務”相融合。處理好嚴格管控與暖心服務的關系,讓疫情防控工作得到群眾的支持和理解。堅持依法防控,采取“規范指引+嚴厲打擊”的方式,公、檢、法、司統一辦案理念與司法尺度,確保全流程提質增效。疫情防控期間,先后打擊處理沖撞卡口等違法案件20起,刑事案件4起,刑事拘留5人;治安案件16起,行政拘留14人,行政罰款4人。突出人文關懷,將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在疫情防控全過程,突出友善主題,增強工作人員友善意識。對居家隔離觀察人員,安排專人當好“心理治療師”“政策宣傳員”“病毒消殺員”,加強心理疏導,及時排憂解難。號召全區善待外地在區人員,協調解決群眾實際困難,提供生活服務保障。

堅持統籌協調,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不誤。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針對市級部門出臺的“19條”和“16條”政策措施,細化制定相應方案,承接轉化平谷區38條措施,明確責任部門、落實流程和方案,增強操作性。先后制定《平谷區支持疫情防控服務保障企業安全有序復產復工政策包方案》及《補充方案》,為復工復產企業提供防控物資服務包、就業服務包等8個政策服務包。組織政銀企多部門、多渠道、多方式組合發力,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科學治理,構建常態化、長效化防控機制

強化黨建引領,深化規范有序、全民參與的組織動員機制。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離不開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疫情發生后,平谷區組織2200余名區直部門、企事業單位干部下沉一線,全面啟動“四報到”機制,整合各方力量,組織動員回村居報到黨員、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等3000余人參與疫情防控,筑牢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堅實防線。下一步,我們將認真總結經驗做法,以“雙基”建設為重要抓手,全面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構建組織領導、黨員帶動、群眾主體的組織體系,深化責任落實、力量下沉、有效響應的工作機制,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解決基層治理的痛點難點問題。

尊重基層創造,健全各具特色、活力綻放的激勵創新機制。針對基層任務重、情況雜、難點多等問題,引導鼓勵基層黨員干部大膽運用創新思維解決問題、推動工作、促進發展。特別是疫情期間,鼓勵基層結合實際創新方便快捷管用的封閉式管理,部分村莊對出入村車輛探索實行“紅黃綠”三色管理法,讓防控工作更便捷有效。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激勵創新工作機制,借助國家鄉村治理體系建設首批試點的契機,引導基層干部結合地區、行業實際,多探索創新有特色、可推廣的經驗做法,提高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

突出凝心聚力,健全文明友善、共建共享的教育引導機制。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平谷區始終堅持宣傳教育提前介入、政策信息實時通報、群眾訴求及時回應、網絡輿情主動發聲,編制平谷味《返京人員須知》《個人防護須加強》《家庭防疫三字歌》,發揮好“接訴即辦”機制作用,及時回應群眾反映的涉及口罩銷售、蔬菜肉蛋價格等問題訴求,更好地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我們將健全宣傳教育引導、輿論跟蹤研判機制,不斷增強基層治理的前瞻性、主動性和有效性。以倡導綠色生活方式為主題,引導群眾支持參與愛國衛生運動,通過共建共治共享實現群眾自我教育。針對疫情防控暴露出的造謠傳謠、瞞報行程等不友善行為,開展“友善平谷”建設,倡導人與人之間守望互助、關心友愛,推動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和文明氛圍。

完善數據保障,打造功能健全、動態更新的基層信息平臺。為更好適應常態化防控要求,平谷區成立了基層治理數據工作專班,將疫情防控工作中入戶摸排的村居分布、人員結構、“十小”企業等基礎數據按照“人、事、地、物、組織”5類建立臺賬,全面準確掌握社區(村)內人員和社會單位情況,為疫情防控提供科學支撐。在此基礎上,平谷區將疫情防控獲取的數據臺賬納入網格化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構建覆蓋城鄉、細化到戶的基層數據信息系統,做到實時采集、動態更新、資源共享,實現一賬多用、一格多用,切實為基層減負,消除治理盲區,為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扎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