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京能集團所屬北京熱力黨委錨定首都供熱服務保障核心任務,以建設堅強的熱網架構、先進的控制系統和靈活合理的運行模式為目標,立足“AI賦能、協同創效”理念,持續深入開展“黨建+雙碳”行動,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黨建鏈動產業協同,深度合作技術攻關
持續加強“黨建+雙碳”智慧供熱產業鏈聯盟建設。通過主題論壇、熱電協產中心對接會等“大協同”活動、“一對一”“多對一”等“小循環”活動,產學研各方聚焦技術突破展開深度合作。聯盟內企業、高校協同開展合作項目34個、取得項目成果41項,有效解決了供熱難點、痛點、堵點問題,為進一步深化產業鏈協同奠定了堅實基礎。
智慧賦能技術合作,以點帶面全面提升
東城分公司黨委聯合中國科學院低溫工程與系統應用中心、集團所屬能源研究院共同推進《物聯網與AI供熱優化管控》等項目落地。成立以黨員骨干為主的工作專班,加快“智能鍋爐房”共享平臺建設,實現生產、能耗、安監設備狀態等9類數據實時互通,完成所轄區域15座鍋爐房AI功能全覆蓋,推進11座鍋爐房實施清潔能源改造,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68噸,為首都功能核心區綠色清潔供熱作出積極貢獻。
石景山分公司黨委成立由黨員技術骨干為核心的科技項目攻關小組,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成功建設了“智慧倉儲”“智慧配電室”“智慧實訓基地”等智慧業務場景。其中,“智慧配電室”項目可實現遠程監測、巡視試驗等智能運維功能,獲評北京市電力行業協會“五星級智能運維配電室示范工程”。
智慧賦能供熱系統,服務能耗精準平衡
朝一分公司黨委依托“雙碳·創新”工作室,組建了一支以青年黨員為主體、以技術創新項目研發和落地為主要攻關方向的技術骨干隊伍。公司黨委全過程參與項目督導、協調,全力推動項目創新落實落地。其中,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綜合能源耦合經濟運行管理研究項目預計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60噸,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朝二分公司黨委聚焦節能降耗和居民滿意度“雙平衡”,引領項目組黨員對朝京匯熱力站進行全面智慧供熱改造。通過升級站內設備,增設溫度測點、壓力測點、室溫采點等點位,更新通訊設備,加裝信號外移箱等多項舉措,實現了二次側自動化精準調控。改造后,該熱力站轄區投訴量同比降低38%。
通州分公司黨總支組織黨員先鋒隊深入調研、科學論證,對緊急接管的幸福藝居、玉橋東里2座超20年的高能耗鍋爐房,實施散小熱源并入市政熱網系統工程改造。黨員干部帶頭攻堅,通過新建熱力管網、熱力站智能化改造等措施,實現鍋爐熱力系統無人值守、精準計量。改造后,供熱能力提升15%,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30%。
智慧賦能業務支撐,助推主責主業持續優化
海淀分公司黨委以強化創新驅動為發力點,組織黨員骨干與團員青年自主研發管溝智能巡檢機器人。通過遠程控制、圖像采集和熱成像檢測等功能,達到實時采集圖像、發現異常點位、排查隱患故障的效果,有力推動了管溝巡檢工作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轉型。
特得公司黨總支以“黨建+雙碳”行動為抓手,通過創立“智慧工地”管控模式,將“互聯網+”理念與傳統工程建設領域深度融合,將黨建引領貫穿低碳技術應用與工程管理全流程。充分利用物聯網傳感、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新技術,對施工現場進行一體化、可視化管理,實現了“智慧工地”視頻管理、智能巡檢、安全風險管控、勞務管理等9項功能,全面提升施工現場安全、質量監管水平。
熱力智控公司黨總支將管網泄漏動態仿真系統研發列為“黨建+雙碳”行動重點攻堅項目。依托“黨建+雙碳”智慧化供熱平臺,整合高校算法資源和生產一線運行數據,創新構建管網動態仿真模型。在2024—2025年供熱季攻堅期間,設立“雙碳先鋒崗”,實施24小時輪值監測,實現模型精度提升至97%的重大突破。
下一步,北京熱力黨委將持續深入落實集團黨委“黨建+雙碳”行動部署,深化智慧供熱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加強新型供熱技術及AI技術的運用,助推“堅強型、智慧型、環保型、友好型”熱網建設、“603工程”、智慧供熱改造等重點任務高質量完成,全力營造安全、可靠、優質、綠色、環保的供熱環境,為北京加快建設國際綠色經濟標桿城市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