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21世紀20年代第一縷曙光,歷史在我們這代人手上掀開了嶄新一頁。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作為當今世界第一大黨,我們要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堅持以人民至上的大情懷、自我革命的大襟懷,切實把我們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矢志不移扛起實現民族復興的大使命,責無旁貸肩負起造福世界的大擔當。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之年。突然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貧困人口脫貧帶來了沖擊,成為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和進一步發力的約束和挑戰。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經過全國上下艱苦努力,當前已初步呈現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在今年余下約9個月的時間里,決勝脫貧攻堅戰仍大有可為。我們要進一步統籌接下來短長期脫貧攻堅工作的重心,短期以解決勞動力就業和農產品產銷為重點,集中力量幫助貧困人口渡過難關;長期則以提升服務水平和治理能力為方向,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增強貧困人口內生發展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向全黨全社會發出了脫貧攻堅總攻動員令,吹響了脫貧攻堅總攻沖鋒號。全國扶貧系統把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充分發揮主力軍和先鋒隊作用,凝心聚力、一鼓作氣、攻堅克難、直破樓蘭,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是在實踐中形成并不斷完善和發展的。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初心使命,推動形成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能夠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形成舉世矚目的“中國之治”,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黨全軍全國上下艱苦努力,當前已初步呈現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在這場嚴峻的斗爭中,高校面對青年學生一時難以到校上課的實際,要用心用情辦好網上思政課,引導青年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明確提出:“在這次應對疫情中,暴露出我國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等方面存在的明顯短板,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深入研究如何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等重大問題,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機,也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贏得這次大考,既要立足當前科學精準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也要放眼長遠從體制機制上創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舉措。可以說,這也為我們更深入地認識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了重要契機,為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帶來一些思考和啟示。
日前,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號召下,全國各地廣大黨員紛紛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款。
每逢重大挑戰與考驗,中國人民總能眾志成城、共渡難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是歷經磨難、百折不撓的民族,困難和挑戰越大,凝聚力和戰斗力就越強。”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打響了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2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指出,當前,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時期,依法科學有序防控至關重要。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這一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法治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對依法推進疫情防控、提高依法治理能力作出重要部署,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重要遵循。我們要充分認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嚴格按照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有效處理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不斷提高依法進行疫情防控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