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治國理政、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戰略高度,反復強調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只有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覺,擔當使命才能更加堅定”。只有不斷增強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堅定性與自覺性,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才能確保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強大的戰斗力。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隨著信息技術深入發展和深度應用,數據已經成為生產經營活動必不可少的新生產要素。如何促進數據要素有效參與價值創造和分配,是信息時代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
隨著信息社會不斷發展,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等發生深刻變化,新興媒體影響越來越大。在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等不斷發展,信息與人的關系更加多元的大背景下,加強輿論引導需要深入研究全媒體時代的機遇和挑戰,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
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文發布。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這一決定,深刻闡釋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并對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等13個方面的制度作出戰略部署。
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復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展什么”這個重大政治問題,從13個方面系統概括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深刻揭示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為什么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堅定制度自信,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要講清楚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源自何處。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能走多遠,關鍵在思想能走多遠。近期召開的全國宣傳部長會議強調,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扎實做好各項宣傳思想工作,更好堅定主心骨、匯聚正能量、振奮精氣神。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宣傳思想戰線要自覺承擔使命和任務,奮力書寫嶄新的時代華章。概而言之,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