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并再次強調,“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
新華社北京8月11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读暯秸勚螄碚返谌?,收入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這方面論述的三篇重要文章,文中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貫通《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至第三卷,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論述,對于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把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制度體系,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即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美好憧憬即將全面變成現實。這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的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向全黨全社會發出了脫貧攻堅總攻動員令。我們要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確保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圓滿收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這三個特色相輔相成,共同構成民法典的底調和基色。民法典堪稱“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所有法律中最具有生活品格的法律,“實踐特色”的提煉,充分體現了民法典的這一特征。民法典的編纂立足中國國情和中國實踐,以現行民事單行法為基礎,全面回應了我國社會實踐、法治實踐和司法實踐的要求,具有強烈的實踐特色。民法典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也是我國法制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給出了答案。黨的十九大正式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我們擁有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思想旗幟和行動指南,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和偉大夢想,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是脫貧攻堅,最突出的短板在于農村貧困人口。當前,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深刻認識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特殊重要性,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信心、真抓實干,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集中力量啃下脫貧硬骨頭,多措并舉鞏固成果,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生動記錄了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推進新時代治國理政實踐中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全面系統反映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集中展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全書第五部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選編了4篇重要論述,明確指出了決戰脫貧攻堅對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意義,全面闡述了我國脫貧攻堅戰的主要做法和重大成就,系統總結了在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立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實踐,系統回答了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是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時代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根本遵循。
前不久出版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收入了自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至2020年1月13日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著作92篇,生動記錄了這一時期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的偉大實踐,集中展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全面系統反映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我感到,讀懂這部權威著作,要在6個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