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全面構建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閱讀次數:11821
新聞作者:
編者按:京能集團把安全生產作為壓倒一切的大事來抓,叫響安全發展理念,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近日集團發布《安全生產工作規定》、《危急事件應急管理工作規定》、《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規定》、《重大危險源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四項安全管理規定,四項規定以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為基礎,以績效考核、全方位對標為手段,以人為本,秉承“安全為天、風險預控、持續改進、本質安全”的理念,全面構建“預防為主、實時監控、及時化解” 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構建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為集團持續穩定發展構筑了一道堅實穩固的屏障。下面就四項制度中重點條款予以解讀。
《安全生產工作規定》
目標:
發展目標: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安全保障型”企業。
安全生產總體目標:防止發生對社會造成重大影響、對員工人身造成重大傷害、對資產造成重大損失的各類事故。
安全生產主要目標:不發生人身死亡事故、群傷事故;不發生有人員責任的重大、特大設備事故;不發生重大及以上火災事故;不發生重大惡性誤操作事故;不發生全廠停電及嚴重危害電網安全的事故;不發生垮壩、垮塌事故;不發生大面積停止供熱事故;不發生重大污染事故及因本企業責任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事件;不發生重大交通事故;不發生直接經濟損失發電企業超過500萬元、其他企業超過300萬元的事故。
安全生產目標四級控制:企業控制重傷和事故,不發生人身死亡、重大設備和電網事故;部門(車間)控制輕傷和障礙,不發生人身重傷和事故;班組控制未遂和異常,不發生人身輕傷和障礙;個人控制失誤和差錯,不發生人身未遂和異常。
理念:
安全為天、風險預控、持續改進、本質安全
組織:
集團公司系統:成立以企業行政正職任主任、分管副職任副主任,各部門正職為成員的安全生產委員會,下設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作為安委會的辦事機構。安委會辦公室設在安全監督機構,辦公室主任由安全監督機構正職擔任,副主任由安全監督機構副職擔任。
集團公司系統投資和控股的建設項目:安委會由項目法人企業負責召集成立,項目公司行政正職擔任主任,副主任由施工、設計單位項目經理和總監理師擔任,安委會其他成員由項目公司有關負責人和施工、監理單位的現場負責人參加。
《危急事件應急管理工作規定》
原則: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
組織:集團公司成立應急管理委員會,集團公司行政正職任應急委主任,副職任副主任,應急委成員由集團公司各部門正職和各企業行政正職組成。集團公司應急委下設辦公室,常設在安全與科技環保部。
措施:著眼于預防,防患于未然,積極采取有力措施,綜合治理,及時排除危險源。各企業要利用安全性評價、危險點分析、技術監控、缺陷管理等手段,認真開展隱患的排查和監控工作,全面掌握本企業各類風險隱患情況,建立分級、分類管理制度,落實綜合防范和處置措施,實行動態管理和監控,并加強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之間的協調與配合。加強員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有效防范各類人身、設備事故的發生。
危急事件的應急準備:
應急演練:單項演練、組合演練和全面演練。
應急響應程序:接警、響應級別確定、應急啟動、救援行動、應急恢復和應急結束等過程。
監督、檢查的內容:管理人員對應急工作的認識;應急管理情況;應急教育、培訓情況;危急事件應急演練情況。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規定》
用于氫氣、天然氣、氨氣等易燃易爆氣體和汽油、柴油等易燃易爆液體的運輸、貯存、使用的安全管理。
易燃易爆氣體系:氫氣、一氧化碳、乙炔、甲烷、乙烷、丙烷及硫化氫等燃點低,對熱、撞擊、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點燃,迅速燃燒的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上述氣體的某幾種混合物如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也屬于易燃易爆氣體范疇。屬于GB 6944-2005《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危險物品第2類。
易燃液體系:易燃的液體、液體混合物或含有固體物質的液體,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險特性已列入其它類別的液體。其閉杯試驗閃點≤60.5℃或開杯試驗閃點≤65.6℃,如:汽油、煤油、柴油等。屬于GB 6944-2005《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危險物品第3類。
當系統中易燃易爆氣體置換空氣,或空氣置換易燃易爆氣體時,必須在易燃易爆氣體與空氣之間置換入惰性物質如氮氣、二氧化碳等以避免易爆性混合物形成。應安全儲存、使用、管理有潛在爆炸危險的易燃氣體、液體。
《重大危險源安全監督管理規定》
集團公司規定的重大危險源:除國家規定的危險源以外,可能造成重大人身傷亡、火災、爆炸、重大機械設備損壞以及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設備、設施、場所、危險品等。
按規定一級重大危險源每一年至少進行一次安全評估,二級重大危險源每二年至少進行一次安全評估,三級、四級重大危險源每三年至少進行一次安全評估。
各企業每年第一季度由主管副總經理或總工程師組織開展一次重大危險源的自查工作,并提出《安全評估報告》,經總經理簽字確認后上報集團公司安全與科技環保部。
各企業要對涉及重大危險源的運行、檢修、維護及監督管理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國家標準以及運行規程、檢修工藝規程、防火防爆、緊急救援等知識的培訓和考試,使其全面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
各企業應根據重大危險源的等級,建立健全相應的安全監控系統或安全監控設施,保證安全監控系統或監控設施有效運行,并落實監控責任。安全監控系統或安全監控設施應作為安全設施“三同時”驗收的內容。
家、行業標準:
水電廠大壩的管理要按照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水電站大壩運行安全管理規定》以及集團公司對水電站大壩安全管理的具體要求,做好壩體監測、水文觀測和定期檢驗工作。大壩機械、液壓和控制系統等要結合機組檢修,作為重點監督內容,認真檢查和維護,做到機構靈活、無卡澀,安全裝置齊全有效;
火力發電廠灰壩的管理要嚴格執行國家及集團公司下發的灰壩管理相關規定,委托有資質的單位(一般為電力勘測設計院)進行監督和技術服務工作。做好壩體監測,保持壩前干灘,保持壩體護坡完整,定期巡視,做好灰壩保衛和宣傳工作,確保灰壩安全。落實防止環境污染的各項措施.
發電廠升壓站是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各企業要按照所在電網的要求,認真開展《并網安全性評價》,服從電網調度命令、做好繼電保護裝置的檢定工作、落實防止污閃的技術措施、落實防止電氣誤操作措施,加強對隔離開關的檢修和維護,防止支持瓷瓶的折斷;
嚴格執行國家和集團公司對鍋爐壓力容器管理的相關管理辦法,加強對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及氫罐的監督管理,做到安全保護裝置齊全有效,認真開展定期檢驗,及時消除影響設備、系統存在的缺陷;
火力發電廠應劃定油區,主要包括:燃油罐、油泵房、裝卸區。油區的設計應符合《石油庫設計規范》的要求,設立不低于2米高的圍墻、使用防爆電氣設備、配置泡沫消防系統。每兩年檢查一次燃油儲罐下部、底部罐體腐蝕情況;每年抽查不少于5個燃油母管彎頭厚度;燃油系統檢修時抽查燃油母管焊縫數量不少于50%,如發現問題應全部檢查;
電梯、生產現場爐內檢修平臺、汽(水)輪機車間橋式起重機械、斗輪堆取料機、施工升降機、物料提升機、塔吊及其他大型施工機械等必須按照國務院《特種設備監察條例》的規定,取得《安全合格證》后方可使用,要做好定期檢驗工作。操作、檢修和維護人員必須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
爐內檢修平臺在使用前,必須經過主管生產領導組織的安全驗收,安全防護裝置齊全有效方可使用。在檢修平臺上的作業應使用安全帶或安全繩;斗輪堆取料機的安全檢驗,如地方技術監督部門不受理,可要求設備廠家負責檢驗。
臨時使用的吊欄,使用前必須認真檢查各承力部件;吊欄上的工作人員不得超過2人,并使用專用的保護繩;嚴格控制吊欄載重量。
嚴格執行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各企業的危險化學品庫要按照危險化學品燃燒和滅火特點分開存儲。根據物體的特點設置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裝置,使用防爆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