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一中美AV一中文字慕,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集團要聞

《北京日報》:用綠色能源為北京貢獻光和熱

2016-10-24 閱讀次數:6915 新聞作者:京能集團
  在北京,10盞燈的電能里,有7盞來自京能,城六區10間屋子的供熱面積里,有5間來自京能。這話并不夸張,北京能源集團直供北京的發電容量達到680萬千瓦,占到了全市平均用電負荷的75%,供熱面積達2.62億平方米,占城六區供熱份額的46%。
        人們的習慣印象中,發電供熱是能耗高、污染大的生產活動,但作為北京電力和熱力供應的最重要企業,京能集團一直通過各種技術促進節能減排,用最清潔的綠色能源為北京貢獻光和熱。
電廠噪音竟小于講話聲
        太陽宮地區一隅,有一個看上去再普通不過的院落。徜徉其中,綠蔭環繞,環境幽靜,猶如花園一般,哪怕是周圍的老住戶,都不知道這里是京能集團太陽宮熱電廠。民建風格的建筑設計,主色調是“北京灰”,廠房屋頂采用坡形,仿佛是北京的一座四合院,頗有京味兒。
這所“離天安門最近的熱電廠”出生于2005年,圓滿地完成了奧運會期間供電供熱水的任務。現在它承擔了向奧林匹克公園及其周邊40平方公里居民區提供冬季采暖的重任。這還只是京能集團在京十座電廠中的一座,這些電廠都有一個共同點:2013年起就向燒煤炭“告別”了,燒的都是清潔能源,與傳統燃煤電廠相比,無煙塵排放、無灰渣產生。
        “我們的電廠要‘做京’還要‘做精’。”提起太陽宮熱電廠,京能集團相關負責人說,“做京”說的是要有首都國企意識,“做精”就是全力保障北京供電供熱。在這兒既看不到煙氣排放,也聽不到任何機器轟鳴,按照太陽宮熱電廠的一級噪聲環保要求,白天不能超過55分貝,晚上不能超過45分貝。55分貝是什么概念?普通人聊天聲都比它大。
        20年前,京能集團的前身北京國際電力公司成立時,還是為了解決北京市“拉閘限電”的缺電問題,如今,京能集團直供北京的發電容量達到680萬千瓦,在京能的帶動下,北京在“十一五”期間基本解決缺電問題,“十二五”期間正式告別缺電,目前更是到了電能相對過剩階段,進入了提質期。“雖受行業大背景影響,但北京的能源結構依然‘風景這邊較好’。”據介紹,京能在能源結構方面調整較早,清潔能源比重占到了43%,并且京內外資源密集分布、熱電聯產電廠較多,行業震蕩時依舊有較強的抗打擊能力。
清潔發電實現減煤減排
        京能集團最近迎來了一個好消息:其京西熱電公司斬獲2016年亞洲電力獎,成為同年度中國唯一一家獲得該獎項的發電企業,靠的正是為京城持續不斷地提供清潔能源所作的貢獻。
        京西熱電公司是北京最大的燃氣熱電中心西北熱電中心的主力之一,是京能集團在京最大的燃氣熱電項目。邁進廠區,看不到高聳的煙囪,而是一片現代化新型廠房,干凈且安靜。這里的新型燃機自項目規劃之初,就進行了增容改造,每年可多發電1.845億度,相當于8萬家庭使用一年的電量。它取得的最大一筆成績,得算在“成功取代石景山燃煤熱電廠”身上,既滿足了約20萬戶居民的冬季供暖,與傳統煤機相比,每年還減少了燃煤294.1萬噸,減排粉塵661.8噸,減排二氧化硫499.45噸,減排氮氧化物823.43噸。
        清潔發電的奧秘不只是燒燃氣,京能集團還在探索更多種方式。在八一中學綜合樓屋頂,成排筆直的太陽能電池板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這是京能集團從2013年起就開始實施的陽光校園金太陽光伏發電項目。屋頂上的電池板就像一個個小“葉綠體”,把光能直接轉化為清潔的電能,供學校日常使用,多余的電力還能并入國家電網,學校就成了一個小發電站。目前,全市已經有61所學校實現了并網發電,2017年百兆瓦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1.2億度,減少標煤4萬噸,二氧化碳10萬噸。
        這還只是京能集團在清潔能源發電探索的冰山一角,已建成的官廳15萬千瓦風電項目、八達嶺3萬千瓦光伏試點項目,進一步優化了北京市電力能源結構,2014年京能集團收購了澳大利亞的165兆瓦風電項目,更是在清潔發電的路上走出了國門。截至10月,京能由清潔能源控制的裝機容量已達836萬千瓦,在集團總裝機比重達到了43%。“十二五”期間,集團在京清潔能源項目總計減少2477.2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走出去”京外遍地開花
        坐落在內蒙古自治區岱海湖南岸的岱海電廠,旁倚一波碧水,四周花草繁盛,很難想象,它還是一個草原環繞、溫泉遍地的旅游景區。這是京能集團成立后參與建立的第一座電廠,已投產的兩臺60萬千瓦大型火電機組,以點對網方式直接為北京電網供電。這里的電雖來自內蒙古,但成為北京乃至華北電網的重要電源支撐點。值得一提的是,京外業務比京內還多了一成,“走出去”成了京能集團的另一戰略。
        “雖然是燃煤電廠,但只要控制好排放,就能和燃氣電廠一樣清潔。”河北涿州熱電聯產項目的負責人介紹,這一項目將成為我國北方地區第一個實現廢渣和廢水全部零排放的燃煤熱電項目,未來將為房山源源不斷輸送能源。京能集團的新項目在全國各地落地開花,繼湖北十堰和河北涿州后,山西呂臨、山西左云、呼市盛樂3個30萬千瓦級煤電項目獲得正式核準。目前,京能集團清潔能源板塊電廠總數68個,其中水電廠和光伏電廠各21個,風電廠19個,國內投資區域遍及全國25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走出去的腳步還邁向了國外的澳大利亞和非洲。
        2014年并入京能的京煤集團,有一片綿延百里的京西礦區,它也正分批次地走出去:長溝峪煤礦和王平村煤礦的全部井口分別在今年6月和8月關停,兩礦退出產能180萬噸,提前完成了2016年產能化解任務。2016年至2020年,京煤將主動退出煤炭產能600萬噸,實現京西煤礦全部退出的目標。


上一條 :習近平在北京河北考察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下一條 :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郭明星率隊赴岱海發電等五家企業調研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