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迫于節能減排壓力,中國計劃在“十二五”大力開發水電,同時將控制風電發展節奏。
11月30日召開的中國電力行業競爭情報報告會上,中電聯副秘書長、行業規劃部主任歐陽昌裕透露,在即將出臺的電力行業“十二五”規劃中,成本低、污染小的水電被提到了顯要位置,預計到2015年水力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24億千瓦,其中水電常規裝機容量為2.84億千瓦,抽水蓄能為4000萬千瓦。
歐陽昌裕稱,即使考慮到未來水電開發多位于偏遠地區,會產生一定的環境保護、移民等社會生態成本以及長距離輸電成本,水電發電成本也接近或略高于煤電成本,因此成為中國優化電源結構,減輕節能減排壓力的首選。
據歐陽昌裕介紹,中國水電的開發重點主要在云南、四川、西藏西南地區,上述區域的水電開發具有“大規模
距離11月初與法國阿海琺集團簽訂10年2萬噸鈾的長期供應協議不到一個月,我國核電巨頭中廣核日前再次大手筆出手,與加拿大鈾礦商Cameco公司簽署長期協議,在未來15年內,將獲得Cameco公司
中國電監會近日發布的《2011年風電安全監管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8月底,全國并網運行的風電場486個,裝機容量達到3924萬千瓦。截至2011年8月底,內蒙古、河北、甘肅、遼寧、吉林、山東、黑龍江、江蘇、新疆等九個省份風電裝機容量超過百萬千瓦。
報告指出,近年來,我國風電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十一五”期間風電裝機容量連續五年翻番,成為全球風電裝機規模第一大國。2010年,全國風力發電量4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8.9%,占全國發電量的1.17%;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2047小時。2011年1至6月,全國風力發電量達到429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1.1%,占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的1.94%;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1252小時。
報告同時指出,隨著風
有關人士日前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在新版天然氣價格方案中,或采取凈回值倒推法,將天然氣與燃料油、LPG(液化石油氣)等替代能源掛鉤,得出市場中心門站價,再以該門站價格減去管輸費用倒推出各省門站價格。在實現國產氣與進口氣價格統一的同時,實現不同氣源在同一省份門站價格統一,以解決我國進口天然氣長期虧損、天然氣定價混亂等問題。
這位人士強調,最終方案仍存在進一步變動的可能。由于天然氣定價牽涉面廣,有關部門對定價模式可行性尚有疑慮,因此或會選擇在部分省份先行試點。
這位人士透露,該方案最終可能將市場中心門站定在上海。根據一定時段內燃料油、LPG等替代能源平均價格,以及這些替代能源與天然氣熱值比,通過計算,得出上海門站天然氣價格。在得出上海門站價格后,綜合管輸費率和管輸公里數,得出
國家能源局發布《能源領域行業標準化管理辦法(試行)》(國能局科技[2009]52號)的規定,經審查,國家能源局批準《火力發電廠、變電站二次接線設計技術規程》等63項行業標準,其中能源標準(NB)17項、電力標準(DL)10項、石油天然氣標準(SY)36項。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管理中心副主任劉永東告訴記者,國家能源局每年會公布兩批次能源領域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對于一些已經不適應行業技術進步需要的標準進行制(修)訂,屬于“常規動作”。劉永東表示,行業標準來源于實踐,應該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對行標進行及時的制(修)訂有利于行業的規范化,也需要標準使用各方積極參與。
標準如下:
“我國將成為世界上利用核能的重要國家之一。”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科技委副主任張華祝昨天在珠海出席“UIC核能與環境”座談會時說,到2015年底,全國投入運行的核電機組將達到41臺,總裝機容量近4200萬千瓦,約占全球核電裝機容量十分之一。
我國核電事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目前已有6間核電廠、15臺核電機組投入運行,占全國總發電量1.85%,占全球核發電量3.47%。張華祝表示,我國核電廠在選址中對外部事件進行了充分論證,發生類似福島核事故的極端自然事件的可能性極小,核設施流出物監測和輻射環境監測結果均達到安全要求。
電力裝機每年增加近1億千瓦,相當于英國全國裝機總量的三分之二。這就是“十一五”期間我國電力裝機的發展速度。與此同時我國電源結構也逐步得到優化,火電比重逐步下降,水力、風電以及核電等清潔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逐步提高。
核電風電得到快速發展
2006年年底我國發電裝機總容量突破6億千瓦,達到6.22億千瓦。2009年年底,電力裝機總容量已達8.74億千瓦,新增裝機年均近1億千瓦。其中,火力裝機占電力總裝機比重由2006年的77.6%下降到2009年的74.6%。2009年,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占總裝機的比重達25.4%。截至目前,我國的水電裝機總量突破兩億千瓦,穩居世界第一。
對照“十一五”電力行業發展規劃,“十一五”期
中新社北京12月2日電 2日,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在北京召開會議,部署推進國內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工作,并明確了力爭2012年以后每年國內應用規模不低于1000兆瓦的目標。會議公布了北京亦莊經開區等首批13個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范區名單。
所謂的光伏發電,即是根據“光生伏特效應”原理,利用太陽能電池將太陽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在氣候變化和能源短缺的大背景下,太陽能光伏發電越來越受青睞。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20年,世界光伏發電的發電量將占總發電量的2%。
據了解,近年來,中國光伏發電產業發展迅速,技術水平穩步提高,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市場潛力不斷釋放,已具備大規模推廣應用條件。同時,全球光伏發電產業發展正邁入規模化應用新階段。
會議認為,中國應緊緊抓住光伏發電
國家電監會11月30日公布了《電能交易基本規則(草案)》(以下簡稱《規則》),并公開征求意見,這也是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8年來第一部系統化的電力交易管理法規。
相關專家指出,電力體制改革最關鍵的便是理順價格機制,發電企業競爭上網,電能采取市場化方式交易。《規則》明確提出了電力跨省區交易、發電權交易以及大型用戶直購電交易的規范和管理辦法。與此前相關文件相比,《規則》中沒有“試行”、“試點”等字眼,聯系此前公布的《輸配電成本監管辦法(試行)》,直購電交易將獲得可執行的制度基礎,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也有望在“十二五”期間進入實質階段。
電力市場化改革停滯5年
“雖然是千呼萬喚,但《規則》的出臺相當不容易,說明國家已經為電力市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