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11月9日—10日,全國煤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上,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長方君實介紹了已編制完成的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初稿的相關內容,并組織與會代表圍繞規劃涉及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了討論,廣泛征求業內意見。
“規劃的編制,就是要回答‘十二五’期間煤礦干多少、在哪干、誰來干、怎么干的問題。”方君實表示。
以需定供, 38億噸消費量將基本滿足
隨著近期各個行業節能減排壓力的加大,煤炭市場長期來看結構性過剩壓力的顯現,以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提出,業界一直比較關心即將到來的“十二五”煤炭產量目標到底該如何科學劃定?即“干多少”的問題究竟如何回答。
對此,方君實表示,從煤炭市場需求量來看,規劃預測,到2015年,全國煤炭需求為38億噸。
輿論熱傳年內即將出臺的風電并網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新國標),讓眾多風電運營商及設備制造企業一直忐忑不安。現在他們可以舒一口氣了,至少在今年如此。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近日在接受《新能源導刊》記者獨家采訪時表示,由于時間有限,新國標年內恐難出臺,最快也得到明年初。
“國家能源局主要委托兩家單位在做風電并網的國家標準,一個是由電力行業在做,主要是中國電科院,另外裝備制造業也在做,主要是聽兩方的意見,加以協調。今年只剩下一個多月了,這個標準恐怕出來很難。”李俊峰表示。
參與過新國標討論的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柴建云告訴《新能源導刊》記者,該標準最終出來只是一個導則,門檻較低,但即使這樣,如果嚴格執行,也將對風電行業產生很大的影響,雙饋型風機恐將退出市場,而已投運的該類型風機改造費用將達70萬元/臺。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處處長修炳林透露,能源科技“十二五”規劃近期將公布,目前已經在國家能源局內部走流程。
他稱,能源科技規劃是對行業總體規劃及各細分行業規劃的技術支撐和方案支持,該規劃以行業規劃形式出現尚屬首次。
據介紹,能源科技“十二五”規劃部署的10年內有望取得突破的重大前沿科技項目有:700度超臨界機組、高溫高強度材料、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快堆示范工程、儲能技術等。
在勘探與開采技術、加工與轉化技術、發電與輸配電技術、新能源技術四大領域,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要建成37項重點技術研究、24項重點技術裝備、43個重大示范工程和36項技術創新平臺,形成“四位一體”的國家能源科技創新體系。
在發電與輸配電技術領域,201
經過煤田地質部門歷時3年的勘查,目前我國最大面積煤田勘查項目新疆哈密三塘湖煤田累計查明煤炭資源量550億噸,為我國“疆煤東運”“疆電東送”戰略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資源保障。
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煤炭工業管理局介紹,自2009年起,自治區累計投資近10億元,組織煤田地質勘探部門對三塘湖煤田進行勘查。截至今年10月,新疆煤田地質局161地質隊等20余家地勘單位共完成勘探面積4270平方公里,是目前國內勘探面積最大的煤田勘查項目,查明資源量達550億噸,其中600米以淺的資源量達125億噸。
記者從哈密地區行署了解到,三塘湖煤田位于哈密地區巴里坤縣北部約80公里處的三塘湖盆地,是“十二五”期間“疆煤東運”“疆電東送”戰略重點開發的煤炭基地之一,目前已有大唐、中電投、國電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 《“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獲得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方案提出,到2015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的目標。
根據方案,十二五期間的溫室氣體排放指標被分配到各省、區、市,要求各地大力推進節能降耗,加快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同時,備受市場關注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再次被著重強調。
那么碳排放交易市場是怎樣的一個市場?碳排放如何交易?對此,記者專訪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
根據主流科學家的觀點,溫室氣體主要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會讓我們的賴以生存的地球正在變得越來越溫暖,冰川融化、南北極的悄然消失,我們親身感受到酷暑、嚴寒、洪水、干旱帶來的種種威脅。
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我國將開展低碳發展的試驗試點,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加快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系。
據經濟之聲報道,“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1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的目標,這也是我國第一次把溫室氣體排放指標納入五年規劃。
9日通過的《“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就是要落實這個目標,明確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年底即將召開,這個時候公布這一方案,表明了中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和積極行動。
《工作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措施,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介紹: <
為確保今冬電力安全穩定運行和可靠供應,近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通知,對迎峰度冬電力安全生產進行部署。
要求各電力企業采取有效措施,扎實做好迎峰度冬期間電力安全生產工作,確保冬季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熱力)可靠供應;加強隱患的防范、整改和現場監督檢查,落實整改責任、資金、措施、預案和期限,形成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閉環管理,實現重大隱患的可控在控;結合冬季防范雨雪冰凍惡劣天氣等重點工作,做好惡劣天氣的預測預警,完善各類電力應急預案,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演練,認真做好防災減災搶險的各項準備工作,為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創造良好的電力供應環境。
國家能源局各地方派出機構要履行監管職責,做好有關指導協調和監督檢查工作。
盡管我國碳排放政策尚未出臺,煤化工行業已經提前感知到了壓力。
“煤化工行業碳排放量較大,無論煤制油、煤制烯烴,還是煤制天然氣。” 中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安福日前在出席北京一煤化工論壇時向記者表示,“如果未來征收碳稅,將為煤化工企業帶來一定的成本負擔,有的產品甚至會失去原有的競爭力。”
據其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送審稿)》已送達鋼鐵、電力、有色、煤炭等“兩高”行業的相關協會征求意見。作為取代現行排污收費的新稅種,環保稅將碳稅納入其中,污染物排放稅稅(費)率則較現行排污收費有所提高。
其中,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稅率區間下限和上限相差3倍以上,碳稅稅率區間上下限值相差高達10倍。
碳稅或至71億元/年
經濟結構調整主要靠國家政策引導,專家建議制定低碳標準制度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11月2日在中央外宣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組織力量編制‘十二五’規劃《綱要》。”為更好地體現民意,集中民智,編制出一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反映時代特點,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的‘十二五’規劃,國家發改委從這一天開始開展主題為“共繪藍圖——我為‘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活動,請全國人民為編制好“十二五”規劃《綱要》出謀劃策。
啟動為“十二五”建言活動
張平說,廣泛開展建言獻策活動,有利于提高規劃編制水平,增強規劃的戰略性、前瞻性和針對性;有利于充分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意愿,使規劃確定的目標更科學,重點更突出,任務更具體,措施更有效;也有利于使人民群眾參與規劃、形成共識,